【2014靈糧季刊第一季no-27】認識和看見神的榮耀

刊登日期/ 2014.01.13

今年是「榮耀年」,也是台北靈糧堂成立六十週年。為了預備堂慶,去年教會即進行了靈糧宣教大樓整修工程;剛過完的二〇一三跨年禱告會「更大的榮耀」,正是教會從神領受了「末後的榮耀將大過先前的榮耀」,要同心為建造榮耀的教會禱告。因此,靈糧季刊配合教會的年度目標「榮耀」,依序從「看見神的榮耀→進入神的榮耀→彰顯神的榮耀→傳揚/見證神的榮耀」擬訂了今年四期的主題。
在春季刊「看見神的榮耀」的專輯中,區永亮牧師從「甚麼是神的榮耀?」「經歷神的榮耀」、「傳揚神」提醒我們,「基督徒見證神,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見得要做什麼特定的事情。人們怎麼從主耶穌身上認識這位父神,今天人們也可以藉著我們來認識這位父神。」(見「看見神的榮耀」,P.32~33)
喬美倫教師則就舊約與新約中對於「榮耀」一詞的翻譯和解釋,作了很詳細的論述,並提到,上帝自己是榮耀的源頭,是真實可畏的;耶穌是上帝榮耀的彰顯;我們不但要經歷主更大的榮耀,領受祂更真實的同住,並且要將這個榮耀彰顯在世人的眼前,吸引更多人歸向祂,一同進入榮耀。(見「當我們進入榮耀」,P.34~36)
本期也摘錄了巴刻牧師所著的《認識神》,書中「認識神的人」(P.37~41)一文提醒我們,人即使對神擁有大量的知識,對敬虔生活很有經驗,也不等於真正認識神。而肉身的主耶穌基督如今雖不在我們中間,但我們仍可透過尋求主耶穌的同行,得以尋見和認識神。
在「人為何會失去神的榮耀──小心「屬靈的詐騙集團」」(P.42~43)一文中,張雅謙牧師以生活化的譬喻,生動描繪出三種屬靈的詐騙形式:一、利誘式。二、恐嚇式。三、美化式。提醒我們要緊跟主的腳步,連結於主,讓聖靈光照我們的心,才有能力勝過屬靈的詐騙手法。一個認識神的人不但會為神大發熱心,也能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和影響力:施富金姊妹遇見神之後,生命被翻轉,並陸續帶領一整個家族信主(見「邁向榮耀的救恩」P.46~48);從劉敏慈傳道懷念父親的文中,我們看到劉傑聰牧師傳福音的熱情與生命典範──即使在癌末,他仍不忘把握時機見證神的榮耀,口中也常發出甜言美詞勉勵醫護人員與來探訪他的人──他的生命至終彰顯出神同在的榮耀(見「使命已達 榮返天家──天父所疼愛的劉傑聰牧師」,P.44~45)。
另外,在信仰與生活專欄中,我們也特別選刊了林永頌律師的「基督徒與社會公義──給弱勢者一個盼望」 (P.10~13),以及「多元成家」──教會議題或公民議題(P.14~17),報導關於民法972修法所引發的爭議和對家庭婚姻價值的影響,提醒教會當責的反思,以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愛去愛和關懷各個弱勢,包括不同性傾向的人,使父神得著榮耀!
面對二○一四年的挑戰,我們要如謝宏忠院長所提醒的;要有歷史性的眼光。「1130」是台灣教會歷史新的里程碑,是神榮耀作為的見證,求神敗壞仇敵一切作為,顯出威榮,帶領台灣進入神榮耀的命定。而教會要同心禱告、領受耶書崙的恩膏,得地為業。(見「1130之後」,P.6~7)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