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山邊異象

採訪整理/張儀貞

刊登日期/ 2015.07.19

1997年教會由團契轉型為地區性小組,東區涵蓋了東大安區和信義區。幾年後,東大安區由當初的二、三百人成長至近千人,可是,信義區卻仍然只有零星的小組,六年前才有信義靈糧福音中心在信義區北邊成立。
但在信義區南邊吳興街莊敬路一帶,離山莊、宣教大樓、信義福音中心三個聚會點雖不算遠,卻都需要轉車才能到達。這個區域背面環山,山腳下人口密集,然而,將近五萬人居住的南信義地區,卻只有四間教會!
去年由生培短宣隊開始來南信義走禱和辦福音活動,他們在象山上建立祭壇,在糶米古道宣告神國度的降臨。這一群人在山邊看到異象,也進入這美夢成真的旅程。

廖承增牧師:美夢成真

有一天,我和師母特別到吳興街買菜,並且行走禱告,當我們站在吳興街總站遠眺101大樓時,兩人都強烈感受到這裡的屬靈荒涼和需要。「這裡實在需要建立教會啊!」我們心中這麼想著,並在路邊停車——剛停好,公寓門就打開了,出現在眼前的竟是一尊半身高的巨大偶像,由一個無奈的青少年捧著,隨後是位愁苦的父親。我心中立刻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示威,似乎在威嚇:「這裡是我的,你們休想來!」但我心想:「神的心意已經很清楚了,我們也不是被嚇大的!」
大約從那時開始,我們更積極號召小區的小組們在當地行走禱告。有一次在晚間禱告,抬頭一看,整條住宅巷道,二樓以上沒有幾家的燈是亮的。我心裡不捨地問神:「為什麼他們不回家呢?這些沒有回家的人在那裡?」主說:「為他們預備屬靈的家,呼叫他們回家吧!」
神非常信實的回應我們的禱告,祂先預備了鄭資昌一家(見證刊登於四月號靈糧季刊)和多位委身的兄姊,全心投入開拓的服事;沒有場地卻已先有忠心的工人,這是很特別的祝福。另外,信義靈糧福音中心更無私的差派住在南信義區的五個家庭,一起來幫助開拓,這更是極大的恩典。2014年11月有了場地,接著在聖誕節的佈道會中,看見里長決志並且和教會有很好的互動。好像是神在後面一路推著,南信義靈糧福音中心就順利地開始崇拜了。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詩一二六1、 2)這段經文正是我們內心極大的寫照。感謝神!2015年2月1日我們開始了主日崇拜,神在南信義行了大事,讓我們這群人美夢成真。
註:廖承增牧師為南信義靈糧福音中心牧師。

廖承增牧師分享神在南信義的工作

陳永正牧師:和睦同居的美善

我們在信義拓點已快六年,有些組員的家住在南信義吳興街一帶,來聚會還需要轉車,總要花個四、五十分鐘。所以當南信義要開拓時,除了禱告,也開始思想這些家庭到南信義聚會,對他們是不是更方便?
對一個教會來說,把自己的會友拱手讓人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初這些家庭是先支持參與我們信義區的開拓,並學習如何開拓。對他們而言,現在他們只是回到「本地、本族、本家」,並和廖承增牧師一起搭配。
因為他們都是傳福音的人,我相信在南信義委身,這對他們向在地的店家鄰舍傳福音會更容易。身為他們的牧者,我認為成全他們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特別在主日舉行差派禮,象徵這五個家庭被信義靈糧福音中心差派到南信義靈糧福音中心。同在一個行政區建立教會,我認為這是神要復興信義區的安排,而兩個聚點的和睦,也必定帶下能力與恩膏。
註:陳永正牧師為信義靈糧福音中心牧師。

陳永正牧師(後排中)與信義福音中心之兄姊前來祝福

孫秀瑛姊妹:回到本地本族本家

陳永正牧師牧養我們非常多年,我們曾跟著他開拓信義靈糧福音中心,一起打仗早已有了革命情感,要離開很捨不得。但是組員們到教會在交通上並不是很方便,有人因此主日也不固定。我騎摩托車雖然影響不大,不過邀請人來教會就會有點困難。
因此,當教會宣佈要在吳興街一帶建立福音中心時,我和組員們都很開心,也積極參與。起初沒有聚集地點,我想到以前牧養過一個弟兄, 他的母親過世後, 房子一直空著,於是打電話去商量,想不到他一口答應把房子借給我們使用,讓大家有一個據點一起禱告。這件事給我們很大的信心,於是行軍禱告、上山禱告、辦活動……,一心期待能儘快在這裡建立教會。
今年初,南信義靈糧福音中心正式開始主日聚會,組員們因著南信義開拓的需要,一個個成為精兵勇士,不但全組參與服事,辦活動時更全力擺上,而且因為地點近,現在每個人都來參加主日,連禱告會也全員到齊。
過去在主日,我只負責會後禱告,現在不僅領過敬拜,還學習做招待長,點人數、訂便當。這些新的學習,讓我更喜樂,真是越服事越甘甜。
吳興街廟多,店家多,要傳福音真的不容易,好在福音已漸漸進入人心。我向一個餐廳老闆娘傳福音很久,她卻因為種種原因不來教會,但是當她看到朋友有需要,卻會介紹他們來教會。
我仍然很心急,因這地方太需要福音了!我常常會問神:「怎麼辦,我可以做什麼?」我想,神明白我的心,不久的未來,祂必要行走在這地。而能夠在自己居住的土地與其他兄姊一起領受異象,這樣的急迫感,也是神的心意吧!
註:孫秀瑛姊妹為南信義靈糧福音中心核心同工。

孫秀瑛姊妹(前排中)和弟兄姊妹在象山走禱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