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三季no-32】成為世代的祝福

文/喬美倫

刊登日期/ 2015.07.19

報給大家大好的信息,靈糧神學院七月要搬遷了!

在靈糧山莊舉行靈神主日

回首來時路
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以下簡稱靈糧神學院)是1990年成立的,至今已經25年了,今年正是我們的25週年慶。當年成立時,我們位在宣教大樓七樓,後來搬至九樓,當時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有一間小辦公室,有三間教室(與教會共用),一間圖書館。當時學生不多,我們的餐廳在十二樓,宿舍在十一樓,辦公室在九樓,每天上下這三層樓,就把一切事情搞定了。
1998年,山莊完工,周神助牧師要靈糧神學院搬到山莊,當時我也參與山莊的規劃,包括教室的設置等等。當然也規劃了我們的辦公室搬到山莊B棟的二樓,圖書館搬到 B 1 , 教室也以B 1 的教室與教會共用,學生宿舍則主要集中在C棟,後來也擴充到A棟與B棟。
17個年頭過去了,現在不僅已由七個學院組成靈糧國度領袖學院(包括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靈糧生命培訓學院、一線領袖培訓學院、巴拿巴宣教學院、超自然敬拜學院、職場轉化學院、藝術媒體學院),同時同工人數也不斷增加,學生也不斷增多。三年前在靈糧神學院之下,又成立牧靈諮商科,每天進出山莊的學生多如過江之鯽,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但也漸漸顯出空間不足的問題。

在神學院上課的學生

卡沙米亞專案
因此兩年前,謝宏忠院長開始籌措場地的擴充。原本在山莊山上一棟卡莎米亞大樓,有地下室兩層出售,我們去看了好幾次。但因與住家連在一起,進出不是很方便,購入的話,價錢也很可觀。這時院長領受了一段經文:「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是耶和華你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 申十一11~12)看來上帝的確要給我們一個合祂心意的地方。就在這個過程中,一位企業家願意提供一個場地給我們無償使用。當我們過去看時,看到這棟名叫「台北矽谷」的大樓,其中供我們使用的部分也叫作卡莎米亞,大家驚訝之餘,感歎上帝奇妙的作為,因為我們連專案的名稱都不用改了,仍是「卡莎米亞專案」。後來我們舉行開工禮拜,朱黃傑執事致詞時告訴我們,他查了一下,卡莎米亞在義大利文中乃是「My House」的意思,原來這就是上帝為祂自己選擇的居所,我們相信主的榮耀同在,必與我們一同進住此處。

台北矽谷

國度領袖學院開工禮拜,朱黃傑執事致詞

聰明的工頭
在這個過程中,上帝也帶領王克影弟兄,離開工作多年的中鼎公司,全職投入學院的建校過程。他們全家禱告清楚,願意同心服事,於是 2014 年克影弟兄進入靈神, 成為我們的行政主任。自此學院的大小事,以及建校的林林總總,都由他一肩擔起。他與院長特助許恒裕弟兄,一頭栽入規劃新校舍的專案之中,兩人常常加班到很晚。許多複雜的設計、裝修、發包、選購,都由他們負責。我們常譽他們兩人是「比撒列」與「亞何利亞伯」,領受主的恩膏,完成主居所的建立。他們不但執行這些工程,而且積極向廠商傳福音,還帶他們來山莊參加主日。

王克影弟兄全家

我們的願景
在我們確定搬遷之時,有一天,我跪下求問主,搬過去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主對我說兩件事,一是:我們必須在那裡築壇。地處新店的學院新址, 是各家宗教兵家必爭之地,主讓我看到在那裡築壇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新店也是科技新聚落,主讓我看見,神學訓練必須更快的與社會接軌,掌握環境的脈動。那棟大樓中就有許多新創公司,許多職場的人士有待我們前去接觸,這對神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經驗。
在我們搬遷之後,生命培訓學院仍會留在山莊,一線領袖培訓學院會有一個在安康社區的新場地,超自然敬拜學院也會繼續使用山莊及其他場地。而巴拿巴與職場轉化、藝術媒體三個學院,則會一同搬遷至新址。特別我們將遠距教學的設備予以更新,盼望在新址,我們可以善用遠距教學,讓許多訓練可以無遠弗屆。

成為世代的祝福
今年四月靈糧神學主日的主題是「成為祝福」, 我們七月搬遷之後,試營運一、兩個月,將在十月廿五日週日的晚上, 在新址舉行靈糧神學院25 週年慶暨遷院感恩禮拜, 主題就是「成為世代的祝福」。屆時歡迎愛護靈糧神學院的弟兄姊妹、牧長、校友,都能來與我們一同歡慶,看上帝為我們成就大事,也要迎接下一個25年,看上帝為我們成就更大的事。

(作者為靈糧國度領袖學院、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副院長)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