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二季no-31】他們不笨也不壞, 他們是我們的孩子

採訪整理/儀貞

刊登日期/ 2015.04.30

編按:設立在名間的吉甲學生中心,旨在幫助不喜歡讀書的青年學生,學習一技之長,進而以真理改變他們的生命。主責的焦恩禮弟兄夫婦是台北靈糧堂會友,他們為何甘願放下一切、按著心中的感動和呼召,來幫助這群弱勢的孩子呢?

「老師教你,我們一起來學!」
恩禮悄悄地來到阿偉(化名)身邊,一開口卻把他嚇了一跳,手中的磨砂機差點拿不穩。
「我……我……什麼都不會。」明明個子比自己還高,濃眉大眼人也帥氣,卻畏懦地幾乎不敢抬頭:「老師,你真的要教我嗎?」
恩禮心中無聲地嘆了口氣:「這個孩子多需要鼓勵啊!」
自從在名間國中開了木作課,這些被學校評估無法好好上課的學生,在恩禮的安排下,開始邊學技藝,邊為學校做些修繕的工作。這兩週是在體育館把椅子重新油漆粉刷。他弄來三個磨砂機,教孩子如何把椅子上的鏽磨光,大家都覺得很新奇,搶著做。唯獨阿偉只是遠遠看著,即使恩禮叫他,仍佇足不前。下課時,大家一吆喝全上場打球,阿偉卻悄悄拿起磨光機,小心翼翼地嘗試使用。
恩禮示範如何操作,阿偉認真的表情吸引他的目光。「這孩子有救!」下課後,恩禮拿了一袋橘子給阿偉:「送你!」
「真要送給我嗎?」阿偉不敢相信,張大眼睛看著恩禮。從他有記憶以來,沒有人對他這麼好。
「是的,你很棒!老師要送你,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吃。」恩禮在他的眼中讀到了那份被肯定後的一抹光彩。
那眼神,竟有幾分熟悉。

恩禮的感動
那一年恩禮好像也十五歲吧!因為不會讀書,被老師趕到總務處,主任拎著一桶油漆帶到學校大門口,要他把大門重新粉刷。記得當他做好時,老師隨意誇獎了一句:「不錯嘛!」這句話,像一把電鑽,鑽進他硬邦邦的腦袋。那時起,他才知道不會讀書並不表示笨,也不表示自己沒用。
2014年九月,他和妻子放下台北的一切,到名間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目的只有一個──幫助一些不想讀書的孩子,在他們還沒有完全放棄自己前,學得一技之長。第一次上課時,他就直接說:「不讀書不表示你沒出息。」當他這麼說時,大家看他的眼神立刻不一樣,他堅定地看著他們:「不讀書,你可以學習一技之長。」
恩禮帶著他們花五週把校園的木棧道修好時,有一個孩子說:「同樣是敲敲打打,以前我們搞破壞,現在我們搞建設!恩禮也忍不住跟著他們笑了。這段時間,不但孩子們找回了自信,想不到連思想也變得「有氣質」!
那天回家的時候,他跟妻子麗美說:「值得。」

麗美的感動
「值得嗎?」麗美想到前一天晚上,已經十點了,恩禮還在頂樓為了加蓋的工場趕工。她跑上去催他早點休息。恩禮沒回應,手上的工作停不下來。
「看你腰痛起來怎麼辦!」麗美又忍不住嘟嚷,但心中的念頭卻是:「今天他不做,明天會有人來幫他做嗎?」
這就是他們夫妻的光景。在這裡什麼都得自己來、從頭來。對麗美而言,連買菜這種小事,也會挫折半天。還好,這些孩子常常焦媽長焦媽短,讓她心中多少有些安慰。
在大家的眼光中,這些孩子有一點壞也有一點怪。但是麗美知道這個階段若沒有人陪,他們就真的會變壞。所以,她常在他們犯錯時,跟他們說:「你們怎麼做傻事?」這個年齡做的是傻事,不叫壞事。她不希望他們這麼早就被貼標籤。
麗美也很會鼓勵他們:「你今天可以不讀書,可是你有很好的交際能力,很廣的人面,以後你就是董事長。但你當董事長一定要比總經理加倍的努力,不然你罩不住他們。」
「董事長?有影嘸?」
「當然,因為你們會看到許多會讀書的孩子所看不到的東西,只要你的高度比他們高,眼光比他們廣,沒有什麼不可能。」

神在照顧
「值得嗎?」這個問題在來名間之前不是沒想過,但不知道答案,只知道這個在恩禮心中已經廿年的呼召,遲早一定要去做。沒有錢、沒有人,本來談好的一些構想,也碰到瓶頸,兩個人出來的時候,只有一句話:「主啊,祢的事,祢自己來負責。」
在名間,光看到這幾個孩子的改變,麗美就已完全明白這句話。今年二月,「吉甲學生中心」正式開幕那天,神又親自告訴她:「祂的事,祂會負責。」
在開幕前二週,有一筆錢因為請款流程耽誤,從沒有欠過人錢,竟要跟來收帳的人說付不出錢來,面子實在掛不住;「只是兩萬九千四百元,怎麼說得出口?」麗美心中有點酸酸的。幸好想到還有一張久未用的提款卡,於是請收款的丁姐等一下,她馬上去提錢看看。第一個神蹟,就是戶頭裡真的還有三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
麗美去提款時,丁姐問了恩禮為什麼會來名間,之後就很義氣地問麗美:「你們開幕還缺什麼?那天我包了。」開幕那天,丁姐找人幫忙煮了兩大鍋雞湯和百人份的餐點,沒有跟恩禮收一毛錢。
後來才知道,這位丁姐在地方上人面廣又熱心,沒多久就把他們介紹給鄉長夫人,並說:「這對夫妻從台北來,跟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但他們願意到名間來幫助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挺他。因為我們沒有人做,他們卻來做!」
後來丁姐又介紹麗美認識當地長老教會的長老,讓一直苦無屬靈同伴的麗美,感動不已,而丁姐還不是基督徒呢!

最美的答案
有一天,恩禮突然放下手中的工作,看著發呆的麗美,問:「妳在幹什麼?」她看著桌前的帳簿,眼睛濕濕地回答:「我在感動!」
想到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有很多不認識的人,把奉獻或關懷送進來,在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支持著他們……
「值得嗎?」上帝已經給恩禮和麗美答案了。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