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四季NO.33】相信有愛,就有神蹟

文/謝胡毅

刊登日期/ 2015.10.23

2015年6月27日,暑假才剛開始,原本一個美好的週末,竟在八仙樂園中發生了粉塵爆炸,近500人灼傷,其中250多人是灼傷40%以上;他們都是台灣寶貝的孩子們──年輕人──震驚了多少的家庭,震撼了全台灣的醫療系統,震碎了我們的心,我們呼求主的憐憫,主的醫治、拯救……,而領受了:「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那作惡的就是我的仇敵,前來吃我肉的時候就絆跌仆倒。」、「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詩廿七1~2、13)
我們每天禱告,求主賜台灣「信望愛」來面對這急難,也求主差遣天使天軍來幫助一切救護上的不足。接下來,看見不斷浮出在醫院之間人員、技術、醫療、設備上……彼此相助相挺,共度最艱難的前兩週。就連美國前來協助的幾位燙傷專家,都聲稱已看見「台灣奇蹟」。
塵爆後一週,我們就回應了淡水馬偕的關懷行動。當週主日,詩歌「耶和華的膀臂環繞我……」,深深地觸摸我,似乎主在說:「我的耳朵未發沉,我的膀臂未曾縮短」。接下來,每週四傍晚,教會就組成六人小組(成員有牧者、諮商輔導老師、敬拜者)在加護病房外,唱詩、禱告、服事在外等候的家屬。他們也情辭迫切地一次次地宣告:「創造天地萬物,我們孩子的主,求祢賜下復原的生命力……」。而我們也多次被允許進入加護病房,面對面地為年輕人禱告;他們說:「謝謝、謝謝」,他們用堅定的眼神,微聲的禱告,呼求主的名,領受祂的愛和平安。
「父母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也轉向父母」,家長帶著用心熬煮的雞湯餵著心愛的孩子,「多吃一點、會長得更好……」;我們與院方也有美好的連結:每週院方如數家珍地告訴我們,孩子的困難和突破,我們以禱告托住,有眼淚有歡笑;也帶著青年牧區所繪的先知性禱告的圖畫及卡片,送給患者與醫護人員,他們很感動,甚至有人就掛在病床上。
好珍惜每次合一的服事,充滿了神的同在。8月13日得知所有的孩子都出了加護病房,目前90%都已出院回家,「一夜雖有哭泣,早晨便有歡呼!」 祂是有恩典憐憫的主!
另外,有一件美事:東石養魚達人柯德義先生,透過東石靈糧福音中心奉獻上好的鱸魚給病友,及辛苦的醫護人員,已於8月20日寄出近700多條的鱸魚,分贈台大醫院、台北馬偕醫院及淡水馬偕醫院。
愛,溫暖了台灣的心;愛,醫治了台灣的心——「相信有愛,就有奇蹟;雖然逆著風,你給我勇氣,飛往那佳美之地」。(註)
註:歌詞出自「讚美之泉專輯16」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牧養處副處長、東西中區區牧長、福音外展負責人)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