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靈糧季刊第三季No.50】《效法耶穌的服侍》推薦及讀書心得

文|朱曉春、圖|證主網路書房提供

刊登日期/ 2020.07.01

上半年疫情期間,一位屬靈長輩推薦並贈送我讀一本好書,書名是《效法耶穌的服侍》(Jesus Driven Ministry,作者為Ajith Fernando牧師,香港福音證主協會出版)。這位屬靈長輩告訴我,這本書是他的「床頭書」,他常常會拿起此書閱讀,這本書也在事奉中帶給他極大的助益。在他推薦我閱讀的同時,屬靈長輩其實已經讀過了好幾遍。聽他這樣描述,我對剛拿到的這本書好奇不已,究竟書中是什麼樣的內容竟能如此吸引讀者,讓我迫不及待想要一口氣唸完它。

認同那些祂將要服事的人

才剛開始翻開第一章〈與人認同〉,我就被作者筆下所描述耶穌的榮美生命深深吸引。當聖經提到耶穌要受施洗約翰洗禮的時候,施洗約翰起先不肯(參太三14),然而耶穌卻回答施洗約翰:「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太三15)作者詮釋耶穌心中的想法:「耶穌為了認同那些祂將要服事的人,就變成像他們一樣……這樣的認同,正是耶穌在世整個人生的一個特徵」。使徒保羅也這樣形容耶穌:「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作者詮釋耶穌的做事方式與人所習慣的做法有何等大的不同:「我們全都喜歡以強勢姿態推展事工;變得軟弱對自我意識是太大的打擊,但僕人就是『軟弱的』。」讀到這,不得不暫放下書本,省察自己的生命樣式,我是否與主一樣「柔和謙卑」,還是以高姿態面對所服事的弱勢對象呢?這也讓我想起,華神新任院長戴繼忠牧師在一次信息中表示:「很多西方宣教師帶著優越感來到華人社會,來到台灣宣教,這樣的宣教策略往往沒有為台灣教會及傳道人帶來祝福,而是傷害。」(註:摘錄自國度復興報)

我的主為我道成肉身、我的主為我降生在馬槽、我的主為我盡諸般的義、我的主為我在苦路上受苦、我的主為我捨命在十架,祂是神,卻在地上過著與所有人一樣的日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特權。倘若我們的事奉態度不是更深地認同被事奉者,帶著主所賜憐憫的心腸來就近人,而是以近乎「優越」的心態來從事福音的事工,這不是耶穌的作法,也無法帶下祝福。

浸透在神的話語中

此外,在本書中第六章還有一個重點也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作者強調要「浸透在神的話語中」。在牧養的過程中,牧者傳道或小組長在對弟兄姊妹表達關懷的時候,可能都會詢問弟兄姊妹:「最近有沒有讀經,靈修狀況如何啊?」有些時候,弟兄姊妹會回答:「有啊,我有讀聖經。」但有些時候,我們說有讀聖經可能是指以前有讀聖經;或者我們已經很用心了,有按靈修進度以「完成義務」的心態讀聖經。

而這本書的作者點出一個非常關鍵的看法:「當人歸向基督,必須在思想上做出重大的轉移,若沒有得著神話語的餵養,就不可能讓真理在人的身上成聖。」基督徒讀聖經,不是讀過就好、更不是有口無心。而是當我們讀過聖經,經上的教訓與我們原有的價值觀產生碰撞之後,我們所做的選擇是什麼?是視而不見呢,或是全然交託生命主權,完全服膺聖經教訓。作者說,我們歸向神,「必須在思想上做出重大轉移」。

總要晝夜思想神的話語

作者也藉著:「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書一8),提醒事奉者以下兩點:(1)領袖必須要多花時間在神的話語上,並且思想它;(2)浸透在神話語中所生的順服,是領袖成功的關鍵。我每天閱讀聖經,除了跟隨教會靈修進度寫下靈修筆記外,我所屬的福音中心從六、七年前開始有一年讀完一遍聖經的計畫,我自認為每一天讀經的質與量都非常穩定。然而,當我看到作者提到的「思想轉移」,我也省察自己,身為牧者,我是否完全降服聖經,或仍是依自己喜好,選擇性地遵行神的話。

當我遇見不容易相處的人、當我身處不能常保喜樂的景況、在遇見試探誘惑的當下、當傳福音遇到挑戰時……在諸多的處境中,我有因為神的話而改變我原有的價值觀和做法嗎?我有如區永亮主任牧師所言,會因著神的話語而「破碎」自己的生命嗎?其實基督徒的讀經是建造生命力的歷程,成熟的基督徒一定是熟讀神的話,也遵行神的話,並且透過神的話擴張自己的身量。猶如我們的身體有的時候需要拉筋,其實對某些人而言,拉筋的過程是很不舒服的,但拉筋卻可以幫助我們增加肌肉的彈性,使我們比較不容易受傷。真正有品質的讀聖經,是會對人的價值觀產生衝擊與改變的。倘若基督徒的生命數(十)年如一日,沒有更新、沒有改變,那一定是沒有從神的話語中被建造。基督徒一定要看重神的話,並且在各樣的處境中真正高舉神的話,活出基督的馨香。

走筆至此,原本還想再多一點描述其他部分的精彩內容,惟因篇幅有限,但若您已從上文的描述中對本書產生一點興趣,或許您就是這本書的另一位主人。願主親自透過這本書中所描寫耶穌的服事榜樣,成為所有事奉者的幫助。 (作者為永和/永平靈糧福音中心主責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