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週年特刊】脫去麻衣 披上喜樂

文|梁若文

刊登日期/ 1999.01.01

我在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受洗歸主內,初信的二年是在矇矇懂懂中度過的,對神的認知非常有限,只覺得冥冥之中好像有神的帶領,一直到去年月進入靈糧堂,參加了小組聚會,我才真正開始認識神,生命的改變驟然加速!

求學過程 一帆風順
小學的時候,我是所謂的「風雲人物」,雖然不知努力,大小項獎幾乎少不了我;到了國中,在升學的競爭下,雖然風雲不再,但仍「差強人意」;進入高中,由於班上同學都很活躍,很多社團負責人,大小活動都有許多人「搶」著做,於是我開始退縮,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好優秀!到了大學,焦點不光是功課,我開始不滿自己的人際關係,我總覺得別人只會注意到長得漂亮的、可愛的、會和別人「打屁的」,我更深的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的個性、長相、穿著…,雖然有一些朋友會稱讚我脾氣好、熱心、很聰明…,我都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心想很「鬱卒」,總覺得不滿意自己,常常羨慕別人,甚至妒嫉!好想跳出生命的框框,想努力但又提不起勁。

初識基督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中華經濟研究院擔任研究助理,那時,「自卑」仍然一直緊緊跟隨我!但幸運的,在中經院,我的第一個計劃的上司──克宜姐,是一個虔敬的基督徒,在她的帶領下我開始認識神,知道原來自卑也是一種罪!心想說不定這位「凡事都能的神」真的能幫助我。接著又在神的帶領下進入了真理堂的小組。要赴美留學前,小組要我考慮受洗,恰巧在中經院第二個計劃的上司──薛立敏老師也是基督徒,她告訴我,早點受洗早點領受福氣,於是我就在還不太認識主、也沒去過主日崇拜的情況下,抱著:「賭一賭」的心態就受洗了!
在國外求學的日子,「自卑」和「膽怯」的心常讓我害怕說英文。奇妙的是,在很多同學找不到接招家庭的情況下,神竟為我預備一個牧師的家庭成為我的接待家庭,並為我預備了一個由神學生帶領的外國學生讀經小組,讓我既可練習說英文,又可認識聖經。神也藉著環境的改變,讓第一次離家的我,在獨立的生活中,增加自信心,但我並不自覺,而生活的起伏仍讓我常常會陷入「不滿意自己又無法改變」的自卑情結中!

樂在小組生活
回國後,抱著好奇的心理,想一窺這個自小每天「經過」的靈糧堂,便鼓起勇氣自己去參加主日崇拜,在聚會中填了留名卡。之後,在錦絹姐的聯終帶領下,進入了文義哥和聖雲姐夫婦帶領的中區龍淵四組,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小組生活!剛進入小組的時候,我就被那種親切、溫馨的氣氛吸引,雖然有點緊張,但不會覺得不自在。在每次活潑而敞開的破冰中,更熟悉小組的弟兄姊姐妹;在每一次的敬拜中,一面學習新的詩歌、一面在優美的詩歌中更認識這位全能的神;在文義哥帶領的神的話、神的工中,開啟了我去認真思考這位神的心。每一次的聚會,都讓我的心充滿飽足,且一點一滴的被更新,而小組弟兄姐妹彼此的關懷、分享和搞笑,更讓我感到「另一種」家的溫暖,使我不想錯過每一次的聚會,願意分別為聖的把每一個星期三晚上空下來!因為這種前所未有的喜樂,讓我覺得很享受!神「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
神也藉著服事,一次次的調整我看自己的眼光。看自己合乎中道,雖然我覺得自己很多地方不足,但神讓我知道我是祂的僕人,只要順服,「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祂必笑臉幫助我,賜我樂意的靈服持我,我不再為自己貧乏的地方憂愁,而是喜樂的去認識且使用神給我的那一份!神也藉著我和小組弟兄姐妹的相處,看到自己的軟弱和別人的軟弱,學習彼此代禱並更深的倚靠神。當我轉向神,更深的信靠祂,從神而來的愛和信心,才徹底的讓我不再處處自卑!

小組伴我成長
特別感謝文義哥的教導和聖雲姐的鼓勵,幫助我正視自己自卑的問題並學習倚靠神!謝謝小組弟兄姐妹的互相寬容與扶持。一直陪伴我成長!更感謝神,為我預備了這麼好的小組,讓我在進入小組的一年多來,在各方面加速的成長,現在的我靠著從神而來的信心,相信祂必不使我的行路狹窄,必使我的人生更寬闊、更豐富!(作者為台北靈糧堂中區會友)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