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

作者:文◎陳靜姝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刊登日期/ 2017.10.01

今年前往泰北短宣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當年宣教士如同一粒麥子的心志,如何在當地開花結果,讓我上了一堂極為寶貴的宣教發展史課程!

我們的服事對象以青少年為主,有少部分兒童,出發前心中難免有疑問,不知這些曾為孤軍的後代,或偏居山林之間的少數民族學生,他們的生活、家庭景況如何?每天關心談論的是什麼……?

到了當地,除了對學生們在歡迎會精采的表演和背經文功力印象深刻之外,另外也驚訝的發現,許多學生也是哈韓一族,對於電動遊戲都不陌生,讓我再度意識到現代資訊網路的傳播力量,並更新我對於今日宣教的認知。

而在各項活動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我觀察到他們極富創意和活力,同時也被學生的開朗純真所感染,又想起過去宣教士開拓之初不畏艱難,生活條件和資源匱乏,卻因著對宣教持續的熱情,不僅發展出團隊服事,如今同工當中也有人曾是這裡的學生,願意把自己埋首在此建造下一代。我看見許多學生被培育成為領袖,在領導、語文和課業學習等都很出色並且順服,他們在主愛中被接納、被造就。而這裡的許多學生都為家人信主禱告,甚願這些少數民族將來在神的心意當中被大大興起,不再被稱為孤兒或被忽略的,發揮影響力,成為湄公河周邊國家的祝福。

另外,透過走禱行程以及短宣的食宿生活,我也更認真地去評估自己的宣教心志以及預備狀態。何其有幸,這次我們經過泰緬寮邊界的金三角地帶,並且順利通關進入緬甸,探訪新生命大其力證主堂,主責趙牧師敘述他如何被呼召向少數民族傳福音的異象,以及神如何帶領他和師母在當地憑信心建造教會的見證。看著在台上的牧師,我當下感受到,目前在世界各處有不計其數的主工人,正進行著和趙牧師一樣的服事,向著未得之民廣傳福音,並培訓門徒,所以也激勵自己要堅定心志,效法他們委身作主工人。

因此,我明白往後需要操練更多將眼目焦點轉向神,才能在各項軟弱中誇勝,就像保羅得了隨事隨在喜樂的秘訣,我也看見這樣的委身是基於更多、更持續地被耶穌的愛充滿。

(作者為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道碩三年級神學生)2017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