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靈糧誌No.53】前總經理前進加拿大,帶下華人合一DNA

文| 鍾婉秦 照片提供|胡耀文

刊登日期/ 2024.10.18

「家庭、生命、宣教與連結,是我們的四大基石。」加拿大溫哥華豐盛生命靈糧堂(FLCC)主任牧師胡耀文,從 2003 年建堂至今,在亞洲、南美洲、加拿大已有 12 間分堂,其中包含三間跨文化分堂,分別是在巴拉圭的西班牙語教會、清邁的拉胡族教會,及今年在回教國家土耳其開拓的土耳其語教會。

「有次,我開車從桃園回台北,在上高速公路前,看到路上穿著暴露的檳榔西施,想著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怎麼辦?心裡充滿糾結,開始不停掉眼淚。這之後,我開始向神禱告,感覺神說要我來全職服事祂 ……。在當週主日,牧師分享到馬太福音十九章 29節,跟我當時尋求的經文一樣,我就知道神要我捨棄最看重的工作跟隨祂。」

在預備過程中,當胡耀文每一年問神:「我要去嗎?」神都正面回應他:「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加拿大。」

當時,台北靈糧堂的開拓模式,多是在當地先有一群弟兄姐妹固定聚集,再成立教會。但是胡耀文出發前,當地沒有任何人脈和特定牧養的群體,因此台灣許多牧者也擔心他們在當地是否能適應。

創會人胡耀文 1993 年信主,兩年後便在禱告中領受到去加拿大的呼召,當時的他,在台灣及大陸美商電子公司擔任總經理。「起初,我以為神要我為加拿大的華人禱告,後來,開始有同學問我要不要移民加拿大,公司老闆也奇妙的預備了寄宿移民的經費,我跟師母就知道這是神的心意。」

在「先看見、後有神的話」的應證下,胡耀文也得到妻子陳沛恩牧師的支持,於2002 年攜著三個孩子及僅剩的八包行李,成為單槍匹馬前往加拿大開拓的領頭羊,並創立豐盛生命靈糧堂,至今已二十一年。

「當時我跟台北靈糧堂植堂處(現宣教植堂處)申請往加拿大的機票,我說,『給我們買單程機票,我一定會進去、也不會回來。』」之後,胡耀文又聽見神說:「要變賣一切跟隨他。」就將台灣的房子、車子公告,開放弟兄姐妹來家裏領取物資、自由奉獻。」

胡耀文指出,初創時,最辛苦的是當地長期被稱為「牧者墳墓」的教會文化。因為許多家庭會在小孩完成四年學業後,便舉家回到中國,因此聚會人數雖穩定在 80 至 100人,但每三到五年會友就會重新洗牌。

「我們要在四年內很快幫助年輕人信主、門訓、看見生命方向及呼召,他們才有機會留下,持續服事這塊土地。」胡耀文回顧當時教會的景況,有 80%的人是手把手地被傳福音、施洗、建造,他也感恩,許多同工從中學時期服事至今,甚至將父母接過來加拿大,放棄國內優渥的條件和機會,選擇委身在教會。

胡耀文強調,教會從一開始,便很看重當時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神助所講的「合一」。「人與人之間有許多不同,當我們能看見彼此的不同,才能夠跟別人同行。因此, FLCC 是一個充滿動力、滿有『家』恩膏的教會,團隊也建造起尊榮文化的氛圍。」

特別的是,豐盛生命靈糧堂打破過往在溫哥華有九成教會「各從其類」,由台灣牧師牧養台灣人、中國牧師牧養中國人的現象。教會聚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廣東省、澳門、香港和台灣的華人一起同工、聚會。

「城市如果要復興,不僅是我們教會復興,與其他教會也有關。因此我們會試著去跟別的教會連結,哪怕他是反對聖靈的,都盡量去跟他做朋友。」初期,曾有反靈恩的福音派基督徒在門口阻止、帶走想要受洗的年輕人;也有來自傳統教會,習慣長執體系,對於教會運作多有批評者。面對諸多攻擊,胡耀文仍是禱告,讓「合一」成為城市復興的關鍵。

2009 年教會舉辦「全球華人同心同行」特會,是合一突破的關鍵。神在胡耀文心中放入「遍築遍植」的異象。「聚會要結束時,我跟師母領受到中華的『中』,好像一個人站著,一手擁抱以實瑪利的後代、一手擁抱以撒的後代。我們說華人的末日命定,就是要帶領這兩個族群的合一。」

從那時起,胡耀文跟陳沛恩每兩年一次,帶領教會行軍禱告隊走訪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包含約旦、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等國。當他們開始這樣做,從 2012 年開始,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分堂開拓。宣教的 DNA,更深成為教會的重要產業。

今年(2024)八月,加拿大剛舉辦靈糧分堂的退修會,主辦的胡耀文,在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眼中,是具有合一與為父心腸的牧者,願意分享資源、連結眾教會,即便不是自己開拓的分堂也一視同仁。回首過往旅程,胡耀文向神獻上感謝:「是神的恩典,讓很多好人在我周圍,也是神帶領我們,持續建造。」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