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靈糧誌No.52】從荒蕪到全台齊聚,客家福音要在硬土上遍地開花 !

文|黃綵宸、邱彥彰、賴若函、莊依軒 照片提供|宣植處

刊登日期/ 2023.12.13

在9 月 24 日,客家團契成立後的第一場佈道會上,靈糧教牧神學院院長謝宏忠,以客家人身份,分享了自己從一貫道轉向基督信仰的生命故事。最終決志的八人,多半年紀在八十歲上下,來自全台的 235 名會眾,一起見證客家族群歸主的感人時刻。

客家族群一直被視為福音的硬土,信主的比例不到 1%,透過客家福音歷史梳理的過程,可以清楚知道原來未得之民,就在你我身邊 !談到客家宣教史,台北靈糧堂客語牧區范正成牧師與執事劉志忠不約而同提到,在客家庄傳福音是「流著眼淚在做」,這些眼淚不是因為傳福音辛苦或資源少,而是收莊稼的工人少,卻還有好多人「不認識主的愛」。

福音早在 1865 年就傳入台灣,但直到 2002年,台灣仍尚未有教會以客語為主軸或成立客語牧區。2002 年時,因著「族群合一」特會,當時「讓族群之間的高牆倒下、還福音的債」呼聲四起,台北靈糧堂率先創立客語牧區,緊接著在 2003 年 10 月 25 日開啟第一次客語牧區崇拜,至今已二十年。2022 年,台北靈糧堂在 10 月的宣教主題月,首度以客家宣教為主題,更於該年正式成立客家團契,要在客家福音的復興上加添力量。

2022 年 12 月 4 日,在「客家客家人來讚美,在地上像在天上⋯⋯」的客語詩歌聲中,宣告台北靈糧堂「客家團契」正式成立!當天來自靈糧堂、崇真堂聯會、行道會等跨教會的牧長與教友,從桃、竹、台中、最遠從台東遠道而來,為要參與客家團契的成立聚會。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驚嘆,「今天是重量級的聚集!」因為當天超過 150 位與會者之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台北靈糧堂的會友。「地區型的聚會變成國度型的聚集,代表神非常看重客家宣教。」

客家福音協會前主委、深耕客家福音工作數十年的余慶榮牧師,也協助串連跨教派的客家籍牧者與弟兄姐妹參與在團契中,他在成立聚會中,期盼客家宣教從都市開始,進而在台灣帶來蝴蝶效應。

(靈糧教牧神學院院長謝宏忠生命故事分享。)

福音熱火一棒,接一棒,用愛找回每一家
范正成提到這些年來,客語牧區在敬祖祭祀上逐漸發展出「替代法」,例如把「三牲祭祀」改為「追思三禮」,讓信主者不用覺得背棄祖先,這對於在家族中本就有名望、有地位的上一代信主者很受用,可以由上而下推動到家族中。

劉志忠指出,客語團契成立後,以兩個月一次的頻率,持續招聚對客家族群有負擔者,宣植處也參與在每一次聚集的籌備中。2023年的下半年開始,更開始加強禱告火力,跨教會成立客家禱告祭壇或團契,包括雙和崇真堂、永和禮拜堂、台東博愛浸信會等,還有六堆客家合一讚美祭等,延燒全台。

台北靈糧堂賴美貞姐妹,在第十九屆生命培訓學院的短宣中,和十三位同學組成六堆客家五天四夜短宣隊。「那邊的人很熱情,我們為他們禱告,祝福他們生意好、身體健康,他們就非常開心,送我們一大堆的食物。」她說,實際探訪六堆客家庄,更能夠拉進福音和當地人的距離,「我們要持續的連結,把 ( 客家人 ) 一家、一家的找回家。」賴美貞相信,唯有將福音帶給需要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生命!

「客家人得救,要從客家人自己傳給家人開始!」如同周巽正渴望把過去客語崇拜中,不少全家信主的產業、傳福音秘訣延續,本身是客家人,也是家中第一個基督徒的成人牧區區牧黃瑞華,在不懈的禱告下,除了自己的全家,哥哥與四個姊姊、總共有六個家庭都信主了。

也因此,二月份起,由黃瑞華做為客語團契RPG 主責,至今組成十個 RPG 小組,每週一會依感恩讚美、彼此代禱、國度代禱的架構,搭配教會「為家人信主禱告手冊」,整理禱告文發布在團契的 RPG 群組中,讓大家禱告時有具體可依循的內容。

「這是個跨教會、跨牧區的團契,大家起初都是陌生的,但因著有共同異象和清楚目標,就能帶下合一的禱告,見證神的作為。」她陸續看到,在禱告中,有人經歷父母親離異二十三年的婚姻有了轉機;成癮家人因著神的愛被挽回。

「在 RPG 中,大家彼此相愛和信任,願意將家庭中不容易的事情分享出來,信心就能在禱告中被建造而經歷神。」她相信,客家族群的得救,是神要使用禱告,同心成就客家的復興!使神國的大筵席坐滿了人。

(在客語詩歌中宣告客語團契正式成立。)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