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社區的好鄰居——愛鄰樓 (愛你喔)

作者:文.圖◎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提供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社會關懷

刊登日期/ 2017.10.01

初夏日頭赤炎炎, 6月23日上午台北靈糧堂新建後棟的「愛鄰樓」正式啟用(註1)。裡面到底是什麼活動?讓社區的居民不畏室外的炎熱願意走進教會,是甚麼吸引他們前來呢?

 

阿公阿嬤逗陣來呷飯——定點共餐活動

到愛鄰樓參加台北靈糧堂——社區定點共餐活動,阿公、阿嬤逗陣來呷飯,比在家「吃飯配電視」美味百倍!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長者服務部」自2017年7月24日上午開始,每週一在愛鄰樓四樓舉辦長者定點共餐服務。

定點共餐真的好處多多!根據統計,獨居老人的失智風險,比跟家人同住的老人來得高。就算與家人同住,白天家人上班上課,老人的中餐卻只能配著電視獨食。透過參加社區的共餐活動,不僅可以結交新(老)朋友、分享經驗,歡樂的共餐氣氛更有助於促進食慾和營養吸收呢!而教會所辦的共餐活動,是以愛為出發點,除了飯菜好吃,還提供健康養生課程,並把每個長輩當成自家人,噓寒問暖的關懷,更是吸引人的一大特色!

自2003年以來,台北靈糧堂透過愛鄰協會提供社區長者營養送餐服務,迄今逾10年以上。2015年開始辦理龍門里老人共餐;今年開始,經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辦公室朱黃傑執事指示,由社會關懷處協助雙園靈糧福音中心、古亭靈糧福音中心及新龍里,加上原本的龍門里總共有四個地點,辦理定點共餐服務。希望將台北靈糧堂母堂執行社區定點共餐的經驗,複製、傳承在台北市靈糧堂的各個靈糧福音中心。社區定點共餐除了上述四個地點,經台北靈糧堂社會關懷處評估、規劃,明年仍協助其他台北市的靈糧福音中心辦理定點共餐。(註2)

 

精采的免費「社區復健」課程

今年8月22日上午,台北靈糧堂開始了另一個針對長者舉辦的「社區復健」課程,也是在「愛鄰樓」四樓舉辦(註3)。每週二的課程內容,是將運動訓練、日常生活訓練、認知訓練融入多元活潑的活動裡,以強化社會參與、促進身心健康,可預防延緩,並改善失能及失智。

長者來參加「社區復健」課程更有以下幾個優點,例如:不再是一個人做復健、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並可結交朋友、相互激勵,在活潑有趣的活動中達成復健目標,進而發現社區據點更多可能性。今年的社區復健課程經評估核後可是免費參與,可惜今年的課程梯次已截止報名。歡迎留意社會關懷處明年開放報名「社區復健」的時間,好康千萬不要錯過!

註1:目前只有台北市補助定點共餐經費,因此教會先從台北市的靈糧福音中心開始推廣。

註2:行政院於2016年9月29日通過「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於2017年8月22日在「愛鄰樓」舉辦的免費「社區復健」課程,就是因著長照2.0,進而執行的擴充服務。

註3:愛鄰樓位於宣教大樓後棟,地址是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1巷15號2樓。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