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橫跨職場和宣教間最短的距離

作者:文◎Cathie Yao 來源:期刊 -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 2019-04-26出版 類別:人物故事

刊登日期/ 2019.04.02

我差點以為,那次為期兩個月的分別,再也不會見到他了。

那是2016年的4月,緬甸正值高溫攝氏40度的熱季。明勳和兩位生培同學前往緬甸仰光進行生培二年級的短宣實習。他們為仰光活石學生中心的二十幾個孩子安排了人生第一次的看海之旅,坐了八個小時的夜車巴士,巴士離開緬甸內陸的仰光,朝最西邊的海岸線,在顛簸昏暗的路上奔馳;這群山區來的少數民族的貧困孩子們,迫不及待想盡情地泡在海裡,享受難得的夏日消暑之旅。

 

第一次享受貼身服務

海邊小鎮餐廳廚師把海味料理的嗜口,為了掩飾經過高溫曝曬多時的食材,明勳跟孩子們襯著遼闊海景,忘懷大啖美味海鮮料理。怎料回到仰光,瀉完肚子後卻是連續一週的40度高燒,像是呼應那熱得要融化的天氣似的。手機報平安的訊息裡彷彿感受得到明勳的虛弱,卻絲毫感覺不到他在異地生病的沮喪與無助。

孩子們為了替他降溫,每小時幫他擦拭身體、禱告,也試了街上好幾家藥局的退燒藥都沒退燒,學生中心的大男生們輪流體貼地照顧他,他覺得自己像個皇帝般,生平第一次享受了如此貼身服務。我在台灣除了偶爾被動地接收訊息,第一次驚慌失措的,不知道身為妻子,我可以為他做什麼;只有不斷地禱告仰望神和發代禱信息,不斷地交託和宣告:上帝派他去,也會平安帶他回來。月底,曬得黑黑,病得瘦瘦的他,眼神奕奕地回到了台灣。

 

遇見宣教的上帝

那年的兩個月宣教實習,對明勳來說,前所未有的跨文化生活,衝擊震盪著他觀看生命和世界的觀點,我也察覺到他微妙的改變,不斷地想聽他訴說,在緬甸兩個月所見所聞。「當我光著腳丫跟學生中心的男孩們在巷子裡踢球,彷彿尋回了在雲林鄉下三合院中奔跑無憂童年的自己;一個從未離開台灣生活的我,在緬甸遇見了跨越國度、時空、語言和文化的宣教的上帝。」他說。

「跟著當地團隊,進到緬東山區僅有一個基督徒家庭的小村裡福音佈道,跟著當地人一起汲取井水,穿著褲子露天戶外洗澡,打破了我自己對很多事情的限制與想像。」說著這段小趣事,明勳卻覺得對內斂謹慎的他來說,是件很有意義的經歷。「因著不斷跟隨神,從兩週短宣到兩個月實習,再進階到半年的宣教生活,神擴充了我內在的某個空間,而我也對宣教有更大的胃口與期待,發現當我更多投入宣教時,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質變,原本的生活與宣教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彼此交會纏繞構成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把握機會 跟著神的引領

「第二次回鍋生培唸第二年宣教課程,幫助我明白宣教不是宣教士的責任,是每一個神兒女的我們都得到宣教的上帝的呼召,為要使萬民得福。」因為嘗過了在宣教工場的滋味,明勳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並且參與宣教,無論是各行各業,各種專業與才能、不分年齡,都可以找到專屬的角色去發揮,在宣教工場上貢獻一己之力。

當然,跟隨天父的腳步與順服聖靈的引導,效法耶穌的樣式,是宣教路程上需一步步去領略、尋求與琢磨。明勳也不例外,他忠實負責地承擔了養家重責的同時,也勇於展開每個神向他遞出的宣教廣告投放,把握每次機會,把自己的攝影專業獻上,從擅長的平面攝影跨越提升至動態攝影,跟著神的引領,相繼到泰北新生命分堂、匈牙利羅姆人社區,去記錄和傳遞,神在不同地區、祂所深愛的百姓中間的奇妙作為。

「苦裡的人知道苦裡的事,當我在語言不通的羅姆人家庭聚會中,分享緬甸仰光那些貧困孩子辛苦的故事時,一些細瑣的聲音發出,原來是他們開始為所聽到的孩子們禱告,那一刻我的心融化了,因為羅姆人把他們所不認識的緬甸人放在心裡,就像一家人那樣去體會與愛和代禱。我們所有人在靈裡因著耶穌,是連結在一起的,應當彼此分擔重擔不分種族。」這過程中,他不斷累積的,並非飛行里數,而是神為每個祂所愛的兒女那顆焚燒火熱的心跳,持續不輟地重擊著明勳的心。

 

發掘宣教的各種新面向

這兩年因著不斷投入宣教工場,明勳對於學習跨文化宣教,以及如何讓人可以更認識宣教,及邁向宣教的路程這件事,懷著越發深刻的使命感與熱情。與宣植處主任Amy,共同對於如何跳脫傳統宣教的模式及刻板印象,並且期待發掘宣教的各種新面向,有許多想法。為了把更多新穎合乎時代的宣教觀點分享出來,激發弟兄姊妹參與及思考投身宣教禾場的可能性,在宣植處的遮蓋及共同激盪下,創建了Imission1宣教網路平台(網址請參考附註),集結「世界宣教事」、「宣教士的不思議日常」、「宣教心故事」等內容,透過專業的影像、文字、講座分享,提供了高質量與美感深度兼具的內容,希望讓人在Imission1裡也找到自己愛宣教的熱情、對應位置,以及見證神的榮美在我們中間彰顯。

(林明勳弟兄為台北靈糧堂國度事奉中心國際事工部會友、Imission1平台製作。作者Cathie Yao為林明勳弟兄之妻)

註:

1.愛宣教網站連結: http://imission1.org/

2.歡迎加入Imission1的志工團隊,讓你的力量無止盡的為大使命綻放吧!

文字記者/網站影像設計/插畫設計/攝影/影片製作人員,Join us!

3.FB搜尋:Imission1愛宣教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