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培見證:棄絕「我不夠好」的謊言、重返健康關係

文|陳怡璇    照片|李曉恩

刊登日期/ 2022.12.14

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總有許多出乎意料的轉折,台北靈糧堂旅者小組的小組長李曉恩,原本在和碩科技上班,薪資、待遇都極優渥,當時生活除了工作,她也在教會及宣教機構中活躍的服事。

但神選擇在此時邀請她設下暫停鍵,面對到處飛的忙碌生活、好像沒有一個重心,她問自己:「這些是神要我做的嗎?」後來,李曉恩被生培學長姊的見證感動,就決定在2021年九月進入生命培訓學院,尋求神對她的心意。

放下工作後,她掛心家中的經濟,當時爸媽正規劃退休生活,李曉恩對於無法分擔家中經濟感到內疚。此時,神奇妙地讓父母順利賣掉房子,而聯合差傳宣教機構也提供她半職工作機會,經歷了神在經濟上信實的供應。

同時,神光照李曉恩內心的謊言,她相信「自己不夠好」。以至於從小到大,一直努力做事,想要不斷超越自己,甚至很難接受別人對她的稱讚。李曉恩發現,自己的個性好強、也源自於此,使她習慣靠自己,難以接受神白白的恩典。

當她覺得自己不夠好時,不敢親近父母、小組長、區長等權柄人物,甚至是神。在生培中的覺醒,讓她重新對自己的生命宣告:「我的受造是被愛、我是因信稱義、我是依神的形象所造。」透過信心禱告,她棄絕奴僕的心,重新擁抱身為「神兒女」的身分。這個突破,幫助她盤整工作優先次序,在取捨中放下愧疚感,得以享受真正的安息,並且進一步發現自己在與神、與人關係上有更健康的互動。

李曉恩印象深刻,曾經在生培上學期,大家都還不太熟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汪以諾順服神給他的操練「凡有給人的,就必有給你的」,款待同學到他家過聖誕節,準備了美食美酒禮物,那天大家來自不同教會,包括台北靈糧堂、THE HOPE、真道教會等,一個晚上的時間,從原本只是點頭之交,到敞開分享很多的心聲,後來成為彼此生培生活中重要的夥伴和肢體。

某天,李曉恩接到一通電話,電話另一頭的姊妹深受躁鬱症所苦、有輕生念頭,當下她運用在生培學到的知識跟信仰根基開導她、為她禱告。在禱告中,神奇妙工作,澆灌滿滿的愛進到這位姊妹心中,因而熱淚盈眶,再次感受到生命的盼望。掛斷電話後,李曉恩內心也充滿感動,那天她們一起經歷天父熾熱的愛。

「如果你也渴望更多經歷神,渴望身邊的人因著你的經歷被祝福,歡迎來唸生命培訓學院,親自體驗與神、與人真實相交,寫下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李曉恩深深相信,念生培,是生命轉化的開始!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