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至12月大事記

作者:楊青山輯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一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教會事工

刊登日期/ 2017.08.24

2016年

10月

10月,藝術媒體學院跨文化英語劇團至加拿大,對當地白人進行傳福音的工作,並服事當地的街友,總共服事約60人。

10月1至26日,大安有愛「苗圃八福人生課程」完成第六期週末課程,300多人結業,並推廣至日間班、長輩班及各福音中心。

10月18至20日,新生命教牧同工退修會於清萊舉行,來自泰北、寮國、緬甸大其力、緬甸景棟及台北的同工參加,共43位大人、9位小孩參加。

10月19至21日,「耶利米書—─時代的守望者」研經週,喬美倫老師授課,超過19間福音中心及分堂連線上課,共3,400人次參與。

11月

11月1日,社會關懷處「失智症家屬關懷事工」成立。

11月1日,國度事奉中心更名為「國度事奉處」,由主任牧師區永亮兼任該處處長;原處長周莊碧明師母自9月11日起,轉專任靈糧網絡執行長;原主任牧師辦公室副主任朱國樑牧師,轉調國度事奉處擔任副處長一職。

11月5日,於靈糧山莊大堂進行按牧典禮,受按立牧者為:鄧化梅、黃琪玟、馮仁棣、黃雅慧、黃慧娟、甘慶雲、陳雅莉、禤美恩、吳黎生、劉敏慈等10位傳道。

11月1至11日, 青年牧區和Asia for JESUS舉辦美國伯特利教會參訪團,共計有111位中國與台灣牧者參與,行程中除參加特會之外,亦進行教會事工參訪,並由伯特利教會各事工單位與參訪團進行事工介紹及交流。

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3日、12月26日,本堂弟兄姊妹捍衛家庭價值,以自由參加的方式參與拒修民法972條的公民行動。

11月17日,「105靈性關懷座談會」,共有12位在北醫、台大與台大兒醫、仁愛醫院線上的關懷師參與,會中連麗玉牧師傳遞2017年醫院與學苑、社區資源連結的異象。

11月18日,「105年度仁愛醫院感恩活動——趕雞、感激」由媒體中心團隊和益人學苑佈道團共組一支關懷隊,帶著感恩節火雞人偶與佈道團的演唱,探訪仁愛醫院五樓的失智老人中心,帶給老人及醫護人員歡樂的下午時光。

11月20日,王明恩傳道於竹圍靈糧福音中心按立牧職。

  • 11月29至12月1日,Asia for JESUS舉辦ID特會,邀請美國Gateway教會牧者教導弟兄姊妹「如何認識自己並學習找到個人命定」,台北場實際參與人數1138人,台南、高雄同步轉播分別有111人與61人,實際人數1310人。

12月

12月12日,馬來西亞衛理公會幼兒園參訪KC館育兒友善園,進行整合社區托育資源服務的交流分享。

12月19日,益人學苑大安分校「愛在社區:105年秋季班社區課程聯合發表會」連結大安區五個里,約300人出席,再次提升大安區鄰里間的聯誼及激勵,建立「健康老人」、「終身學習」的大安區。

12月24日,兒少牧區與永康商圈共16間店家合作,分三隊向店家及人群以詩歌傳報佳音,大隊集結於永康公園,舞蹈帶動唱傳揚救恩好消息。

 12月31日,跨年禱告會於晚上9:00~12:45,在靈糧山莊會堂舉行,主題是「新的里程碑」,由區永亮牧師、謝宏忠院長分享信息。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

新成立分堂

11月:「桃園榮耀靈糧福音中心」由林湘羚區長負責,「南崁靈糧堂」遮蓋。

12月:「豐原靈糧堂」由劉壽松牧師負責,「台中東海靈糧堂」遮蓋。

負責人更換

12月:「基隆百福靈糧福音中心」負責同工更換為林美紅傳道。

按牧

10月:「蘇澳芥菜種靈糧堂」主責同工張孟訓傳道於10/16按立牧職。

11月:「印尼雅加達靈糧堂」主責同工李榮發傳道於11/20按立牧職。

活動

11月1至2日,「全球靈糧使徒會議」計海內外召集人及各地領袖約40人與會。

11月3至24日,台灣八大區地區聯禱會,共5次,計有126間分堂、188位主任牧師夫婦參加。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