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選文》重建個人生命、家庭與服事的進修

文/游哲瑜

刊登日期/ 2024.04.29

個人在滿目瘡痍中重建

決定就讀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時,正逢人生十字路口——離職育兒三年後,思想未來的方向;罹癌後對生命的反思;在教會小組帶領和服事上的困境⋯⋯等。因學姊的引介,十分認同對牧靈諮商「三股繩子整合」在神學基礎之上整合心理諮商、屬靈操練和內在醫治的異象。原本是懷著學習進修的心態,卻沒想到對自己的生命,影響如此深遠。

從起初的憂傷、壓抑,努力尋求他人的認同,對愛的渴求卻不得其法,對信仰的一知半解,與神之間的遙遠陌生。牧靈諮商在課程上精心的設計,幫助我在破碎和滿目瘡痍的情況中,被疼惜、照料、餵養。從自我照顧和探索,重新認識神造的我;在靈性建造中,重新與神建立關係,經歷又真又活的神;在專業知識和實踐上,幫助人我在身、心、靈、群各面向上,更健康和整全。

漸漸地體會——原來神在建造一個人的生命,是如此深刻、細膩、長遠;最重要的是——將自己和他人生命成長的主權,交在神手中。幫助我學習不倚靠自己,更放鬆沉穩,面臨各樣外在情境時,能回到主前、回到真我中。看見聖靈在我身上溫柔的作為。願我能時時得嘗祂美善的滋味。

讓愛在家庭中流動

過去無法理解,為什麼基督徒在婚姻、家庭、親子關係上,還有這麼多的怨懟、轄制、傷害、控告⋯⋯?曾對婚姻及家庭,充滿了失望、無力、痛苦,痛苦難以向人述說,不知向誰求助,絕望到想要放棄。家庭中的風暴,使家人間在與神與人的關係,都產生裂痕,使仇敵在我們的軟弱處找到破口來攻擊,看不到彼此的善意和愛的流動。

感謝主!個人的整理和修復後,使我有較健康的狀態及能力,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家庭系統,漸漸從哀傷、憤怒中走出來,看到自己和家人的處境和需要,學習設立健康的界線,找到對話和互動的模式。以溫和但堅定的態度和作為,讓家庭動力朝更健康的方向。在服事和被服事中,看見人們深受家庭系統所影響。時時提醒自己神設立家庭的心意。願神的愛先在我裡面充滿,使我們能在愛中互動。

在服事中學以致用

牧養帶領:三股繩子的建造,幫助我在陪伴小組及青年小組長上,能學以致用;如同老師們帶著使命在建造我們一樣;幫助我也帶著使命,去建造小組員們和青年領袖們的生命。在過程中仍然有挫敗感和無力感,甚至有想逃避的時候。感謝神!面對低谷,我有比以前更多的資源和支持系統,更懂得自我照顧。

協談專業:從起初的青澀、慌張、焦慮、專注自己表現;如今,因著許多的老師、督導、同學、個案的幫助,讓我愈來愈找到自己的路;在每次的專注投入,聖靈幫助我們在當時深刻相交和信任,當生命深處的聲音被聽見、聽懂;當生命開始有不一樣的選擇時,那樣的欣喜和感動,是很豐沛飽滿的。

傳遞信息:在神學及靈修學上的學習,幫助我傳講信息時能有根基;未來對於教會中帶領團體及社區工作,有所負擔,期待能運用所學,成為教會的資源,與牧者和弟兄姊妹們,一同建造教會。

(本文作者今年是靈神牧靈諮商科碩士班畢業生,基隆浸信會小組長)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