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靈糧季刊第四季no-33】一個茶葉罐的奉獻

文/吳季徽

刊登日期/ 2015.10.30

願為神而捨,是愛的表現;小小的「心」,成就了神大大的能力!

8月26日,每週三固定在新龍里的團練——益人學苑音樂佈道團結束後,一位姊妹拿了一個沉重的茶葉罐給老師。她說這裡面全部都是50元的硬幣,是她平常省吃儉用存起來的錢。她要把這些錢奉獻給音樂佈道團使用,並且希望不要告訴任何人。老師默默收下這位姊妹為神國事工奉獻的心願,將這些錢轉交給學苑的同工,但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動……。.
其實,這位姊妹自退休後就來到益人學苑的課程中擔任福音天使,對班級事務盡心盡責,永遠都把神家裡的事擺第一位。不僅在她先生生病住院期間上課服事不缺席,甚至她的先生也會催促她,別留在醫院或者家裡,以免耽誤每週的服事。當她的先生在身體軟弱還需要被扶持的階段,她更額外撥出時間、付上代價,與班上多位慕道友學員透過「從懷疑到相信」的內容,一對一讀經禱告、分享神的話;有時還會帶著先生一同去陪伴有需要的社區學員。
她的先生因青光眼失去視力,心情非常低沉、退縮,不喜與人接觸。她便在先生退休後,帶著他一起加入益人學苑音樂佈道團,每週三中午需搭車約一個小時到活動中心練團。無論是練習、社區表演服事、任何演出場合等等,夫婦二人總是手牽手、相互扶持參加所有佈道團的活動演出。大家稱她們夫婦為「神鵰俠侶」,夫唱婦隨羨煞多數人的心,而對夫妻關係的看重也讓人深受感動。若非神全然的愛,我想這樣謙卑僕人事奉的心,大概也無力給出去。
路加福音二十一章記載主耶穌稱讚窮寡婦的奉獻的故事,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裏;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神所看重的是內心的動機。寡婦願為神而捨,是愛的表現。今日這位姊妹透過一個茶葉罐的奉獻,也是獻上她所僅有的。
致福益人學苑的最高宗旨,主要是使人能夠透過終身學習的課程,激發潛能進而能潛移默化的改變生命,更因神的愛能進入社區,透過社區服務擴張境界、進入豐盛的生命。而讓學員或者參與服事的福音天使,可以不斷透過多元性的服事機會磨塑生命雜質,經歷神的豐富,完全甘心樂意的擺上。神說:「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著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感謝神,常為我們預備美好的見證如雲彩般地圍繞著我們,相信祂應許當人有願意的心,祂必定也供應足夠的力量、引領人奔走跟隨主的道路。
頌讚「神的應許總不落空」——小小的「心」,成就了神大大的能力!

(作者為致福益人學苑分校主任)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