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週年特刊】數算主恩‧展望未來

文|周莊碧明牧師

刊登日期/ 2009.01.01

周莊碧明牧師(左)與周神助牧師

911發生幾天之後,我們需搭機赴以色列,參加耶路撒冷萬國禱告院的聚會,在這次的聚會裡,神大大地開闊我們的屬靈眼界。

二○○一年九月,美國歷經舉世震驚的911大浩劫,世界知名地標──紐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雙子星大樓,遭到恐怖份子自殺式的飛機攻擊而倒塌,而僅僅幾天之後的九月十六日,我們一行五人需搭機赴以色列,參加耶路撒冷萬國禱告院的聚會;當時許多人勸我們不要去,在這個節骨眼,搭機實在太冒險。但就在這次聚會裡,神大大地開闊我們的屬靈眼界;在特會中,聽到也看到神在萬國萬邦萬民中施行奇妙榮耀的作為,也啟動了我們教會與以色列、中東地區教會合一聯結的旅程,每年總有幾團去以色列、約旦、埃及,為他們禱告,為他們祝福,甚至差派宣教士到以色列、約旦,也在當地設立禱告殿。

為以色列祝福

開啟國度事奉

在此特殊的關鍵時刻,聖靈奇妙地帶領周神助牧師在特會的最後一天,與埃及裔加拿大籍的戴冕恩牧師(Ps. David Demian)牧師相遇,並僅約五分鐘的短暫交談,從此台灣合一與國度事奉的旅程就「沒完沒了」的往前行進了。

二○○一年十一月,奇妙的全台巡迴為國禱告之旅開始啟程,戴冕恩牧師、北部教會的牧者搭著遊覽車全台走透透,短短幾個月內即在台中、台南、高雄、花蓮等各城市舉辦了數十場合一禱告會,各城市牧者和信徒同心合意一齊為實現神對台灣的命定禱告。合一的旅程不僅在台灣,也在兩岸四地展開;回首過去幾年,許多刻骨銘心地相遇與交通,至今仍叫我心悸動不已。如此的奇妙,我只能敬畏地說:「我知道,萬事都能做;的旨意不能攔阻。」(伯四十二2)

使牧者夫婦愛加倍

幾年來,每次在兩岸四地的聚集、培訓、尋求神,聖靈使許多孤兒的心轉向父親,父親的心轉向兒女。我們夫婦成為許多牧者、領袖的爸爸媽媽,這是神給我們新的學習,求神把為父為母的心腸與愛,豐盛地澆灌在我們心中。

「國度事奉」名符其實的就是要服事眾教會。「國度事奉中心」這兩年來在兩岸四地舉辦「夫婦愛加倍遇見神營會」,服事了差不多四百多對牧者夫婦。在培訓的三天營會中,看見許多夫妻關係的改變,得到從神而來的醫治與釋放,領受天父無限豐盛的慈愛,和在聖靈裡的更新。夫妻彼此認罪,彼此饒恕,重新立約,大家心中充滿感恩與喜樂。神藉著國度事奉中心的團隊,重修許多家庭婚姻倒塌的牆垣,也修護了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台灣、北美、紐澳等地的分堂與友堂,也有許多我們團隊服事的腳蹤。在台灣,也為客家族群和各地分堂、友堂舉辦「遇見神營會」;行程中,有許多的舟車勞頓,倥傯不暇給;也常有許多的驚嚇,或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但是在在都看到神榮耀奇妙的作為。神何等地愛台灣,祂要我們小小的台灣,能成為列邦萬國的祝福;但首先台灣在各個層面都要改變,要轉化,使台灣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使台灣成為我神榮耀的居所。

展望未來,要走的路尚遠,未得之地、未得之民仍多,海內外都有「請過到這裡來幫助我們」的呼聲,相信守約施慈愛的神,必使我們在往後的每一場服事都是歡歡喜喜地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因經上說:「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賽廿二22)神已給我們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如今,我們仍要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因祂已囑咐我們:「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做傳道的工夫,盡你的職分。」(提後四1∼5)主,這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的禱告。阿們!(作者為台北靈糧堂國度事奉中心負責人)

在以色列參加住棚節遊行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