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靈糧誌No.53】哪噠香膏般的影響力,豐收聖樂團的音樂佈道之旅

文|鍾婉秦 照片提供|汪美

刊登日期/ 2024.10.18

讓音樂,成為馨香之氣、直搗人心的福音!台北靈糧堂豐收聖樂佈道團(以下簡稱佈道團)於 2008 年創立,團隊目前有超過五十人,包含詠聲女聲詩班二十餘人及湧流混聲詩班三十餘人,在創辦人汪美牧師的帶領下,接受專業老師的聲樂指導及裝備。十六年來,團隊的表演蹤跡遍及全台的教會、社區、公園、監獄、學校等,亦曾受邀至廈門、杭州等地參與聖樂觀摩、交流,至今已完成不下數百場的表演。

「我們出去表演,是為了傳福音,一點點的破口或情緒,都容易變成爭戰。但是當一起站上台,就是精兵!」汪美分享道,豐收聖樂佈道團的祝福源於透過牧養幫助團員們建造生命,加上團員們小組的成全、支持及代禱,最後在豐收聖樂佈道團中進行專業的音樂指導,使團隊出外佈道更有果效及合一。

雖然許多人認為學音樂太耗費金錢、時間,但汪美時常透過自己「彩虹之約」的見證,與新入團員分享,獻詩佈道是一件「美事」。

多年前,在她決定就讀美國路德會協和大學的教會音樂前,發現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孵豆芽菜(音符)」及練習和聲,會犧牲掉服事與傳福音的機會,就心存懷疑地問神,是不是真的要她去念。

就在感恩節前夕,她接連三次在不同講道中,聽到約翰福音十二章 1 ~ 8 節馬利亞用真哪噠香膏去膏耶穌的故事,還有一次前往協和大學試音的路上,看見「一片漆黑中,一道亮麗的彩虹浮現在湖面上」的異象,「這好像是神在回應我的擔憂,與我立約,並且命定我用音樂來服事祂。我知道,神認為這是一件如同哪噠香膏般的美事。 」

回首過往,服事見證眾多,記憶中, 2014 年 8 月,佈道團去到桃園少年觀護所服事,「那天一到教室,就看見參與者非常年輕,一問才知他們是國、高中生,我那時看著他們眉清目秀的稚嫩臉龐,眼眶就濕了!」汪美感嘆,許多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而進出監獄。

那天,在演唱〈掌聲響起〉的歌曲時,現場反應熱烈,汪美在歌曲結束後對他們說:「你們有過『被人鼓掌』的經驗嗎?」看到現場都沒人舉手,她心中大大被撼動,就祝福他們,「牧師要祝福你們!將來,你們一定會得到掌聲及喝采!」

在長年的服事中,汪美觀察到,雖然在監所服事的決志率很高,但往往流失率也高,受刑人難以從黑暗中脫身,也因此,能夠親眼見到福音是的果子,總是非常感謝主。

「有位更生人弟兄,曾被關在澎湖監獄。 2009 年,佈道團去澎湖佈道,讓他十分感動,後來在澎湖監獄第二次見到我們,就信了主。」汪美說,經過更生團契的陪伴,出獄後,這位弟兄洗心革面,還成為日光之家的同工。

佈道團也曾至南投靈糧堂的「清明節追思音樂禮拜」中表演,現場會眾主要為近一年失去親人的會友、及他們未信主的家人。崇拜中會播放著故人的照片,現場如同大型的聯合追思禮拜,最後以「倒水禮、獻花禮、點燭禮」來代替傳統信仰儀式。

「在唱詩歌的過程中,我感覺神大大使用我們,使福音有機會觸及未信主的會友家人,是我心裡最滿足的。」汪美表示。

今年 6 月 7 日,佈道團應邀參與在黃埔建校百年音樂會中,現場有其他合唱團熱情澎派地表演愛國歌曲,輪到佈道團時,演唱的則是平靜、安寧的聖樂〈慈光歌〉、〈The Prayer〉和〈我心靈得安寧〉,表演如在現場注入一股清流,觀眾深受感動,「哇!感謝神所開的傳道之門,超出所求所想!」汪美說。

帶著對音樂佈道的熱情,汪美以及佈道團一路走來,見證神滿滿的恩典。在受訪的尾聲,她用哥林多前書二章 9 節陳明心志,「我只有一個心,就是要照著神的旨意去順服,我要愛祂,因為祂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的。」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