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地傳揚神的名——義大利分堂

文◎周雯

刊登日期/ 2016.01.31

地處南歐地中海之濱的義大利,風景秀美、氣候宜人,被詩人稱為「Bel Paese」(美麗的國度)。在聖經羅馬書中,使徒保羅表達了他要往義大利的羅馬去,並經此再向西、將福音傳入西班牙的願望。可見自古以來,義大利便是歐洲大陸上重要的樞紐和中心,並在教會歷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如今在那裏,靈糧大家庭中的一群弟兄姊妹,每主日都聚集在一起來朝見神。弟兄們穿上帥氣的西裝,姊妹們的衣裙更是色彩斑斕。他們的歌聲優美嘹亮,在敬拜中載歌載舞、釋放心中對耶穌的熱情,富有節奏感的動作充滿感染力。這是一群擁有巧克力色皮膚的弟兄姊妹,來自非洲的迦納和奈及利亞、移民義大利的基督徒。

        2008年1月,由Michael Tagoe牧師帶領的瑞吉歐艾米莉亞生命河靈糧堂,正式成為生命河靈糧堂在義大利的第一間分堂,也是生命河靈糧堂的第六十間分堂。這個分堂位於義大利北部鄰近Bologna(波隆納)的Reggio Emilia(瑞吉歐艾米利亞)。自此之後,瑞吉歐艾米莉亞分堂繼續不斷地拓展,於2013年在Verona(維洛那)成立另一間分堂:並在Trento(特倫托)有固定聚會。生命河靈糧堂的劉彤牧師曾多次到義大利分堂探訪及勉勵。

        義大利生命河靈糧堂的主任牧師Michael Tagoe是迦納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Texford Aryee-Tagoe的哥哥。Michael牧師在二十多年前於迦納領受呼召、開始參與牧養教會的工作。1993年,他遷往義大利,在那裏開始建立小組、以及禱告和訓練領袖的事工。

神的大能在義大利分堂顯明

        義大利分堂是神醫治湧流的教會。弟兄姊妹在這裏憑信心為彼此禱告,釋放神福音的大能、使疾病得著醫治。Michael牧師自己也經歷了神奇妙的醫治。十年前,他曾被醫生告知罹患類肉瘤病、必須長期就醫,但他不斷憑信心禱告,拒絕疾病的轄制、懇求神醫治的恩典。感謝神,十年後他被確診已經痊癒。最近,教會當中一位年過四十歲、多年未能懷孕的姊妹,經過弟兄姊妹們不懈的禱告,終於如願以償地懷孕了。神的恩典,透過同心合意、堅持不灰心的禱告祈求,臨到許多有需要的人,使神得榮耀。

        瑞吉歐艾米利亞分堂每個主日有七十多人固定聚會,特會的參加人數會超過百人。由於大家居住地點分散,當地公共交通系統也不發達,接送眾多弟兄姊妹到教會聚會成為當地同工們每主日的重要服事,弟兄姊妹也更珍惜能夠聚在一起的時光。最近,母堂生命河靈糧堂資助維洛那分堂購買一輛大車,讓同工得以更省時有效地接送弟兄姊妹聚會,弟兄姊妹為此都十分興奮。為了方便大家、鼓勵新朋友來參加聚會,義大利分堂的牧者同工們在聚會和牧養上使用了更靈活和有創意的方式。許多牧養關係在聚會之中建立,並以不同的方式延伸至聚會之外。而每週的小組聚會,則安排在主日崇拜和中午的愛宴之後,讓弟兄姊妹們不需多次往返教會,便能每週享受屬靈的盛宴。

        如今,義大利分堂已有七位忠心的牧者,同心合意地致力於造就門徒、培養領袖。Michael牧師分享到,領袖的培養在教會中十分重要,後繼無人的成功等同於失敗。最棒的領導力是在領袖不在場時才發揮效力,放手給予同工操練服事和領導力的機會尤為重要。成功的領袖能夠帶領一個團隊,並使自己在團隊中成為可有可無的一分子,自此團隊才真的被建立起來。因此義大利分堂的牧者放下大量的時間心力在門徒訓練上,也給予弟兄姊妹許多擔綱服事的機會。

目前面對的挑戰與展望

        特倫托是大學城,有眾多學生和年輕人聚集。在特倫托的聚會充滿活力。在瑞吉歐艾米利亞和維洛那教會中也有許多年輕人,青少年事工在義大利分堂中十分興旺,但也帶來一些挑戰。教會大多數成人都講英文,而在義大利出生或成長的青少年卻以講義大利文為主。父母既希望孩子保留本國文化,又希望他們能融入新的國家。兩代之間的溝通和文化與信仰的傳承,都需要不斷依靠神的恩典和帶領。

        有許多瑞吉歐艾米利亞和維洛那分堂的會眾在工廠工作,是義大利手工製造業中的能工巧匠。但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系的義大利,近年的經濟卻不斷下滑、失業率上升。經濟不景氣也影響了教會中的弟兄姊妹,許多人逐漸從義大利搬往德國和英國。雖然教會面對衝擊,但是感謝神,在每一個挑戰中,神都賜下機會。展望未來,希望藉著移民的動向,在德國和英國建立教會,讓神的道更為廣傳。

        同樣,面對歐洲難民潮的空前挑戰,也同樣可能成為教會的機會。由於在梵蒂岡的天主教教宗支持收容難民,大量難民湧入義大利,其中有許多回教徒。擁有移民背景的義大利生命河靈糧堂有機會給予這些難民更多生活上、心靈上和屬靈上的幫助和餵養。願神使用義大利生命河靈糧堂向萬民做見證,並在艱難的大環境中賜下加倍的恩典,榮耀神的名。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