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身份大覺醒,點燃宣教大使命

(文/莊依軒 、攝影/賴若函)

刊登日期/ 2024.03.13

眾人在禁食禱告的恩膏中,生命突破的見證不間斷。3月12日「為國甦醒過來!21天禁食禱告」,由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與遠從高雄北上、約珥靈糧堂主任牧師王繼忠、蕭雅文師母和連加恩醫師組成的禱告團隊,一同帶領眾人為年輕世代與宣教禱告。

聚會開始,周巽正分享兩則國外代禱者的影片。包括先知翟辛蒂、盧安格牧師,都提到神對台灣的心意,近期國外的代禱領袖來台,將引發更多台灣的年輕人與他們一同站立,「有一場屬靈的大覺醒要發生、為地上的列國帶來復興。」

隨後,周巽正唸出,盧安格在《以禱告與禁食來塑造歷史》所寫的序言,「1994年,透過一群台灣的年輕孩子和我一起禱告,聖靈再次澆灌下來,我們開始在全美舉辦小型的禱告熱烈聚會。到1996年,我做了一個向全國各地傳遞約珥書的信息、呼召美國年輕人禁食禱告的夢,接著連續三年,我們繼續舉辦禱告會。」

他強調,台灣的年輕人早已開始祝福列國萬邦,而我們也需要年輕人的禱告運動在台灣。周巽正興奮地看見,在這幾天的同心禱告會中,有相當多的年輕人提早來排隊等候入場。他相信,神正在吸引台灣的年輕人,要從中興起有著啟示性,能夠洞察、拆毀魔鬼詭計的代禱將領。

緊接著,連加恩上台分享到,在一月底台北靈糧堂獻堂禮拜時,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的致詞,深刻的打中他。「他說,『誰能夠登耶和華的山?誰能夠站立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期許,在為台灣禱告之前,眾人都能夠登耶和華的聖山,進到祂的居所。

蕭雅文進一步領受,要為三種人禱告:第一種是,很積極參與在禁食禱告會,但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登上耶和華的山。「不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登上耶和華的山,因為你無法自己回應神的呼召,但是當聖靈觸摸你的時候,你的生命就會翻轉。」第二種是,神要興起年輕人的門訓者。她說,「這些門訓者們,要來教年輕人如何禱告。」第三種,則是認為自己沒有預備好的人。蕭雅文用以西結書三十七章9-10節祝福他們,宣告,「神可以用一口氣,為你的信心歷程和禱告生命翻頁!」

耶穌受聖靈引導,進入曠野禁食禱告前,天上有聲音對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王繼忠指出,在21天禁食禱告裡面,我們要為著「身份」爭戰。「現今的年輕世代,因為看不見自己的身份,有太多人在自殺、吸毒和色情的沉癮中。」王繼忠強調,不是因為生命的破口,讓仇敵想要毀掉你,「而是因為仇敵認出我們神兒女的身份,但我們卻認不出來,你自己是何等的寶貴。」

周巽正強調,「要進入到年輕人禱告的運動,他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的身份,以至於進入到他的位份,才能夠領受權柄,舉起他們的手,為這個國家來禱告。」王繼忠向台灣的青年同工們喊話,「我們不只是要得著一個學校、兩個學校,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得著一個世代。」他禱告,願在基督裡的盼望,要不斷地賜給下一代。

連加恩也為服事年輕人的牧者領袖禱告,「你們是神家中的屋頂,為著牧養的孩子,先擋住風和雨,所以有的時候,你們所感覺到的絕望,是這些孩子們在承受仇敵的攻擊,只是你們先經歷到。」他宣告,這群人要拿起神給教會的權柄,在神所揀選的禁食裡面,一同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鎖,被欺壓的要得到自由。

聚會中間,周巽正談到,宣教和禱告分不開,而很多時候,台灣的年輕人沒有辦法回應宣教,其實是因為父母親捨不得孩子們犧牲,包括他自己。

「將來有一天,回應宣教是最尊貴的選擇,是令人羨慕的選擇。」周巽正表示,他的祖父在孩子們還很小的時候,持續地跟神禱告,希望他的子孫會有宣教士,「我這一代,唯一的堂哥周巽道現在就在非洲宣教。」他禱告,求神幫助我們,知道孩子是屬於神美好的產業。

禱告會的尾聲,由周神助牧師上台分享兩個異夢:第一個,他夢見宣教大樓旁邊有一棟未完成的建築物,樓裡有一些年輕與年幼的教室裡面上課,正在被裝備成為宣教士。「求神讓台灣宣教士的養成,不再是爛尾樓、不再是自己找路走,是教會要興起。」周神助帶著大家一起禱告。

第二個夢,是他一直想要跳躍過一座牆,但覺得自己很矮,根本不可能跳過,忽然有個聲音告訴他要繼續跳,當他越跳越高,就看見牆內是竹子,後來,他就跳過去了。周神助指出,「小,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要有心。」他舉例,台灣很小,但是我們有能影響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同樣的,「如果有心,神會給台灣教會恩典和力量。」

聚會尾聲,王繼忠為眾人祝禱,21天禁食禱告,如同尼希米重建城牆,台灣從北部到南部、從東部到西部,眾人透過向父神禱告,而產生的關係連結,聖靈要更多傾倒在台灣。他禱告,「台灣雖小,但願我們的信心,是勝過這世界的信心,而台灣為著華人的福音和宣教,要成為列國的祝福。」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