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亂世心不亂

作者:文◎黃琪玟 來源:期刊 - 2017靈糧季刊第四季 - 2018-08-24出版 類別:生活園地

刊登日期/ 2017.10.01

世界會越來越亂

2017年又在恐攻頻傳與災難不斷中進入了尾聲,誰也不知道明天電視新聞又要報導什麼駭人聽聞的悲劇?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不能只在教會中互道平安、平安!也不能終日惶惶不安,到處疾呼末日來臨了!現今確實是「亂世」,那我們該如何活在亂世中呢?

災難會越來越大

如果我們打開馬太福音廿四章,就會發現今日媒體所報導的不是新聞,因為耶穌早在兩千年前就告訴門徒:「你們聽見戰爭爆發、戰訊頻傳時,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必然發生,只是末日還沒有到。民族將與民族互鬥,國家將與國家相爭,各處將有饑荒和地震。這些只是災難的開始。」(本文採用聖經資源中心所出版「當代譯本聖經」以下皆同)耶穌還提及基督徒將會為信仰而遭到憎恨、迫害和殺害,所以許多人會放棄信仰、互相出賣、罪惡氾濫、愛心冷淡……,但是福音將傳遍天下,讓萬民都聽見,然後末日才會來臨,而堅忍到底的信徒必定得救。那時將有空前絕後的大災難發生,但上帝必為祂選民的緣故縮短災難的時間!

千萬不要被騙

很特別的是耶穌一再強調:在末日會有許多人說「我是基督」,假基督與假先知將出現,他們還能行很大的神蹟奇事!所以耶穌說祂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會像閃電從東方發出,一直照到西方,祂將帶著能力和極大的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但是沒有人知道那日子何時來到,連天使和耶穌自己都不知道,只有天父知道!

可怕的結局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耶穌再來的時候「兩個人在田裡,一個將被接去,一個將被撇下;兩個婦人推磨,一個將被接去,一個將被撇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光景!被撇下的在大難中哀號大哭,被接去的眼睜睜看著,內心痛苦卻愛莫能助!所以耶穌說你們要儆醒,要隨時做好準備,祂用了幾個生動的比喻教導我們要如何儆醒!

你是哪一種僕人

一個隨時預備好的忠僕是按時分糧給家人、且又忠心又精明的僕人;而惡僕則是毆打其他僕人、跟醉酒的人吃喝玩樂,是一個又餓又懶的僕人──耶穌將判他被腰斬(原文是切成碎片!)與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黑暗裡哀哭切齒!(參太廿四45~51)耶穌沒有說這是指教會內的服事,也不是單單指傳道人,祂是主人,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是僕人!這是一個生活的態度──不論我們是學生、家庭主婦、上班族,甚至是退休人士,都需要認真地扮演好我們的角色,而不是以吃喝玩樂為人生的目標!

誰是聰明的童女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在等候主耶穌再來時,必須一直保持儆醒,並且預備好足夠的油。(參太廿五1~13)這「油」是什麼並非比喻的重點,重點在於那份熱切期盼主快來的心,因此不會糊里糊塗過日子,乃是努力活出主耶穌一切的教導!這就讓我們想到啟示錄說:羔羊的婚期到了,新娘預備妥當,穿上光亮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代表聖徒的「義行」(參啟十九7~8)。

不要做又惡又懶的僕人

耶穌為了讓我們更明白如何活在末世,祂最後講了按才幹授銀子的比喻,那五千兩的和兩千兩的都努力做買賣,使所得的倍增,都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而那個又惡又懶的僕人因為錯認主人又苛刻又不講理,所以滿心恐懼,結果什麼投資都沒做,主人最後收回他的一千兩,給了有一萬兩的,然後把那沒用的惡僕扔進外面的黑暗中!(參太廿五14~30)

在基督裡永遠的平安

身處亂世心不亂,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一定會越來越亂,每次看新聞時都要不斷地代禱,而不是麻痺或唱衰!不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要發自內心,像是為主做的,而不是為人做的(參西三23)。若是遇見患難就要緊緊倚靠耶穌,因為這短暫輕微的苦難正在為我們成就極大無比永遠的榮耀。(參林後四17)只要心裡尊基督為主,如果有人問起我們心中的盼望,就要隨時用溫和恭敬的態度回答各人!(參彼前三15)讓我們都成為這樣忠心、良善、精明、儆醒、努力、熱切盼望主再來的好僕人!

(作者為台北靈糧堂香柏牧區牧師)

相關文章

2025.04.22
《週報選文》重修城牆—生命修復之旅
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並在2014年畢業。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領受了「重修城牆」的異象。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 回到起初的愛–從「和解」到「和好」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
2025.04.08
《週報選文》與神同心,與人同行: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
畢業在即,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以及夫婦協談,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特會及醫治下,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
2025.03.27
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如今找到天上的家
「這個孩子,應該養不活啊!」 這是記憶裡,爸爸對我說過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我的出生,只為父母帶來負擔,尤其十歲那年,我們家破產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漸漸地,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慣性中耳炎、長期眩暈症、內耳因高燒受損,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 因此,在遇見上帝之前,我是靠著意志力「選擇」活下來的:我努力活得更好,努力不懷疑自己,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