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母耳記上3:1
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
撒母耳記上3:2
一日,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
-
撒母耳記上3:3
神的燈在 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裏,還沒有熄滅,撒母耳已經睡了。
-
撒母耳記上3:4
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說:「我在這裏!」
-
撒母耳記上3:5
就跑到以利那裏,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裏。」以利回答說:「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他就去睡了。
-
撒母耳記上3:6
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裏,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裏。」以利回答說:「我的兒,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
-
撒母耳記上3:7
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
-
撒母耳記上3:8
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裏,說:「你又呼喚我?我在這裏。」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
-
撒母耳記上3:9
因此以利對撒母耳說:「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處。
僕人敬聽
本段是《撒母耳記》中的經典記載,我們看見一個孩子怎樣被呼召、預備成為一個先知,一個服事上帝的人。
一、耶和華的言語稀少
原本以利作為祭司,應該查驗耶和華的心意,敬聽耶和華的聲音,但以利失去在上帝面前蒙悅納的地位,以致上帝沒有說話的管道——「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1節),不是耶和華無話可說,乃是以利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談話對象。
二、耶和華呼喚撒母耳
因此耶和華開始呼喚這個童子撒母耳,撒母耳雖然年幼,但是生命清新可喜。某一個夜晚,「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裏,還沒有熄滅」(2~3節),上帝要找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就「呼喚」撒母耳,這呼喚也是一種「呼召」。撒母耳以為以利叫他,就跑去以利那裏說:「我在這裏!」接連三次,以利終於明白呼喚撒母耳的是上帝自己。
三、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
於是以利告訴撒母耳,如果再一次聽見呼喚,就要回答上帝:「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9節)
「聽」這個概念在以色列中是何等重要。申命記六章4~7節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這段經文回到原文就是「聽啊!以色列」,在原文中「聽啊」是shema,日後這段經文就被稱為shema,是舊約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文,不但是首先要背誦的,更被裝在小匣子中釘在門框上。因此「聽啊」就是上帝對以色列的命令,也是以色列到上帝面前應該有的態度。
以利自己不聽上帝的話,但現在他教導撒母耳要「聽」上帝的話。
默想
我是否靈裏昏昧,聽不見主的聲音?或者我靈裏清明,常存敬畏的心,傾聽主的聲音?我聽了主的聲音是否心存敬畏地照著去行?以致越來越快明白主的旨意?或者我昧於聖靈的引導,我行我素,最後主不再對我說話?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於向我們說話,你樂於將我們自己的事,與你對這個世代的心意,啟示我們,幫助我靜心敬聽,謹守遵行,讓我們彼此間默契更夠,心意相通,走在你的話語中,完成你的旨意。阿們!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