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母耳記上13:16
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營在密抹。
-
撒母耳記上13:17
有掠兵從非利士營中出來,分為三隊:一隊往俄弗拉向書亞地去,
-
撒母耳記上13:18
一隊往伯‧和崙去,一隊往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
-
撒母耳記上13:19
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
撒母耳記上13:20
以色列人要磨鋤、犂、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裏去磨。
-
撒母耳記上13:21
但有銼可以銼鏟、犂、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
-
撒母耳記上13:22
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裏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
-
撒母耳記上13:23
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以色列人沒有刀槍
此處我們可以看出掃羅時代,支派聯盟時期的一些狀況。他們的兵力與武器都大大不如他們的宿敵非利士人。
一、跟隨掃羅的約有六百人
在吉甲獻祭之後,撒母耳離去,掃羅與約拿單要開始面對已經集結在「密抹」的非利士人。
此時掃羅數算跟隨他的人,僅剩下「六百人」,這與原本的至少三千人相比,相距甚多,無法與非利士人的「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相抗衡(撒上十三5)。現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來到「便雅憫的迦巴」,與非利士人安營的密抹,都在便雅憫地,僅隔一個山谷,遙遙相望。
二、非利士的三隊掠兵
現在非利士人派出「掠兵」(17節),掠兵就是先遣的機動部隊,專事掠奪、毀壞。他們分為三隊:一隊往俄弗拉向書亞地去,這是向北的一隊;一隊往伯‧和崙(Beth Horon)去,這是向西的一隊;一隊往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這是向南的一隊。非利士人已經完全入侵以色列地,而以色列百姓則「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撒上十三6~7)。我們看到非利士人的有備而來,以及以色列的無力招架。
三、以色列人沒有兵器
除此之外,相距更大的是,非利士人有精良的武器,而以色列人中,「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兵器;其他的以色列人,「沒有一個手裏有刀有槍的」(22節)。
因為打鐵的技術被非利士人壟斷,他們「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因此壟斷技術,使「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19節);如果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裏去磨」(20節),以色列人只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21節)。這使兩陣的勢力更加的懸殊。這是一場若是倚靠人,絕對打不贏的一場仗。
默想
在我的生涯中,是否曾經經歷幾乎必敗的局面,而在這局面中,只有緊緊的倚靠主,才能度過?我是否曾經在條件完全不如理想,自己的預備也不周全時,單單的來尋求主的幫助,面對難關?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奇妙大能的主,我深知我的生涯是靠你得勝。幫助我常做當做的準備,也提昇自己的條件與能力;但無論在何種情況中,讓我清楚我是屬你的,每一個挑戰也是為你而戰,願你的旨意成全,因而能全然倚靠你,看見你能力的介入,完成你託付的使命。阿們!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