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母耳記上19:18
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
-
撒母耳記上19:19
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
-
撒母耳記上19:20
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見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打發去的人也受 神的靈感動說話。
-
撒母耳記上19:21
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
-
撒母耳記上19:22
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到了西沽的大井,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裏呢?」有人說:「在拉瑪的拿約。」
-
撒母耳記上19:23
他就往拉瑪的拿約去。 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
-
撒母耳記上19:24
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大衛求助於撒母耳
現在開始了大衛逃亡的第一站,他首先就來找撒母耳。
一、大衛來見撒母耳
當時撒母耳還居住在拉瑪,大衛逃離基比亞,第一站就「來到拉瑪見撒母耳」(18節)。大衛知道自己受膏的根源是撒母耳,所以他將撒母耳當作導師一般,來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給撒母耳聽,於是撒母耳就帶他到附近的拿約去住,逃避掃羅的追殺。
二、掃羅打發人來捉拿大衛
然而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於是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然而這裏很可能就是撒母耳訓練先知的地方,「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20節),因此去的人遇見一班受感說話的先知,而打發去的人也受上帝的靈感動說話。這裏聖靈的能力太強,以致這些人無法做殺人流血的事。
前後一共三次,三次去的人都受感說話,使得掃羅的追殺不得落在大衛身上。
三、掃羅自己來捉拿大衛
最後掃羅親自出馬,他來到拉瑪的拿約,但是此時上帝的靈也開始感動他,使他也受感說話,一面走一面說話。在此掃羅的行為顯然受上帝靈的影響甚深,以致他不能照他原本的計劃行事,他原本是怒氣沖沖地要來捉拿大衛,但上帝的靈攔阻他,使他不能照自己所想的去做,「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24節)。他的脫衣之舉,就是表明他無法控制自己。然而這個受感甚深之舉,並不能使掃羅算為先知,他只是易因環境而受感罷了,因此當時的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顯然出於反諷的語氣。此時,大衛又開始逃亡。
默想
我受聖靈感動時,有沒有從心中做出真實的回轉,還是僅是經歷現象,而無內心的感動與改變?有時在教會中,大家追求外在的現象與別人帶給我們的經歷,卻沒有在此經歷中,與主直接建立真實的關係,就會像掃羅一樣,一旦離開屬靈的環境,自己就失去屬靈的感動。
回應
親愛的主,你願意直接與我建立關係,雖然你藉著別人為我禱告幫助我,使我有特殊的感受與經歷,但我不以此為滿足,我要自己經歷你,我看重的不再是特殊經驗,而是你日日真實的內住與同在。幫助我每日敬拜、讀經、禱告,在我的現實生活中,與你同行,走在你的旨意中間。阿們!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