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 撒母耳記下十五:13-十五:37

禱讀: 撒下十五24~29

經文內容
  • 撒母耳記下15:13

    有人報告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

  • 撒母耳記下15:14

    大衛就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要速速地去,恐怕他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用刀殺盡合城的人。」

  • 撒母耳記下15:15

    王的臣僕對王說:「我主我王所定的,僕人都願遵行。」

  • 撒母耳記下15:16

    於是王帶着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

  • 撒母耳記下15:17

    王出去,眾民都跟隨他,到伯墨哈,就住下了。

  • 撒母耳記下15:18

    王的臣僕都在他面前過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過去。

  • 撒母耳記下15:19

    王對迦特人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為甚麼與我們同去呢?你可以回去與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

  • 撒母耳記下15:20

    你來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與我們一同飄流、沒有一定的住處呢?你不如帶你的弟兄回去吧!願耶和華用慈愛誠實待你。」

  • 撒母耳記下15:21

    以太對王說:「我指着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裏,僕人也必在那裏。」

  • 撒母耳記下15:22

    大衛對以太說:「你前去過河吧!」於是迦特人以太帶着跟隨他的人和所有的婦人孩子,就都過去了。

  • 撒母耳記下15:23

    本地的人都放聲大哭。眾民盡都過去,王也過了汲淪溪;眾民往曠野去了。

  • 撒母耳記下15:24

    撒督和抬 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將 神的約櫃放下。亞比亞他上來,等着眾民從城裏出來過去。

  • 撒母耳記下15:25

    王對撒督說:「你將 神的約櫃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

  • 撒母耳記下15:26

    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

  • 撒母耳記下15:27

    王又對祭司撒督說:「你不是先見嗎?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

  • 撒母耳記下15:28

    我在曠野的渡口那裏等你們報信給我。」

  • 撒母耳記下15:29

    於是撒督和亞比亞他將 神的約櫃抬回耶路撒冷,他們就住在那裏。

  • 撒母耳記下15:30

    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着上去;

  • 撒母耳記下15:31

    有人告訴大衛說:「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隨從押沙龍。」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

  • 撒母耳記下15:32

    大衛到了山頂、敬拜 神的地方,見亞基人戶篩,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迎接他。

  • 撒母耳記下15:33

    大衛對他說:「你若與我同去,必累贅我;

  • 撒母耳記下15:34

    你若回城去,對押沙龍說:『王啊,我願作你的僕人;我向來作你父親的僕人,現在我也照樣作你的僕人。』這樣,你就可以為我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

  • 撒母耳記下15:35

    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豈不都在那裏嗎?你在王宮裏聽見甚麼,就要告訴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

  • 撒母耳記下15:36

    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也都在那裏。凡你們所聽見的可以託這二人來報告我。」

  • 撒母耳記下15:37

    於是,大衛的朋友戶篩進了城;押沙龍也進了耶路撒冷。

大衛逃離耶路撒冷

      在年幼時逃躲掃羅的大衛,要再一次逃亡,而且是被自己的兒子所追殺,這對大衛而言真是情何以堪,但我們看見即便在痛苦與危機中,大衛還是做了正確的決定。 一、大衛離開耶路撒冷       首先,他決定離開耶路撒冷——「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14節)他知道希伯崙到耶路撒冷很近,若不暫時逃離,就會速速遭害。然而他在離開還是做了一些安排——他帶著「全家的人出去了」(15節);這裏的「全家」應該代表他把所有的妻與子都帶走了,只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 二、大衛帶離耶路撒冷的人       其次,是他最親信的人,包括「王的臣僕」,以及他最親信的部隊,雖然這「人的組合」不完全是以色列人,卻可能是最早就跟隨大衛的人,包括「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迦特人以太」等等(參18~19節),這些都是死忠於大衛的人,這些人就一同「過了汲淪溪……往曠野去了。」(23節)大衛的逃亡路線是往東,最後他還過了約旦河,到約旦河東的瑪哈念逃躲押沙龍(參撒下十七24)。 三、大衛沒有帶離耶路撒冷的人       但是最微妙的是他沒有帶走的人。首先他要祭司回耶路撒冷——「王對撒督說:你將神的約櫃擡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25~26節)一方面這是大衛的謙卑,他將君王的主權交回上帝手中,等候上帝自己的裁決。另一方面,他也為自己可以得著消息鋪路——「王又對祭司撒督說……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我在曠野的渡口那裏等你們報信給我。」(27~28節)其次,他沒有帶走的人是他的謀士——「亞基人戶篩」,特別因他的另一個謀士「亞希多弗」加入押沙龍的叛黨,所以他希望戶篩可以幫他「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34節),後來果然如此。大衛在危機中,仍然敬畏上帝,並且有智慧的謀略,這正是上帝的膏抹在他身上的明證,上帝的膏抹才是領袖真正的保障。
默想

我是否在危機中清楚自己的保障在乎主,因而有極深的謙卑,將危機交在主手中,等候主的裁決與帶領,同時也領受主的智慧來因應危機?

回應

親愛的主,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乃從你而來,當我面對權柄的挑戰時,幫助我信任你的權能,將權柄交還在你手中;如果你拿走,我低頭感恩,如果你還給我,我就存敬畏的心接受。也幫助我因為緊緊連於基督,因此有合宜的智慧面對一切挑戰,能不憂不懼。謝謝主,阿們!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