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5 | 馬太福音五:1-五:12

禱讀: 3〜10節

經文內容
  • 馬太福音5:1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

  • 馬太福音5:2

    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 馬太福音5: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 馬太福音5:4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 馬太福音5:5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 馬太福音5: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 馬太福音5: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 馬太福音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

  • 馬太福音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 馬太福音5:10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 馬太福音5:11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揑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 馬太福音5:12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登山寶訓(一)──八福

一、序論 1.許多人與門徒(1節):耶穌的工作在許多人及少數人上取得平衡。祂傳道給「許多人」,卻深入造就「少數門徒」。這是教會應學習的造就原則。 2.登山、坐下(1節)與開口(2節):坐下的教訓代表這教訓是重要的、正式的。登山坐下則更加強這教訓的「特別」重要性。另外,「祂開口」這短語表示這教訓不是隨便的聊天,乃是嚴肅、莊重、高貴的教訓;這也是一個要向最親密的人傾心吐意所用的詞。既是如此,這教訓實在值得我們細膩、深入的研讀。 3.八福不是平坦單純的敘述句,而是驚嘆句。「福哉!虛心的人。」是,我們應以驚嘆的心情來領受這奇妙的八福。這種福氣與世俗的福是截然不同。另外,這福不是將來模糊的福,而是現在的福。所以這八福不只是「驚嘆句」,也是「道賀」句。此外,這福不是外面的,而是心靈秘密的喜樂與福氣,是人不能奪去,環境不能妨礙的。你羨慕這福氣嗎? 二、第一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3節) 這的虛心原意是貧窮。這貧窮不是「不富有」,而是「一無所有」、「赤貧如洗」,是「絕對的貧窮」。這貧窮與其指物質,不如指心靈更恰當。這樣的人在地上可能「樣樣都有」,心靈卻「樣樣不被霸佔」,如亞伯拉罕一樣。這種人是謙卑、無助、無有,完全信服萬有的神,這人「一無所求,只求神」,「一無所要,只要神」,「一無所有,只有神」。這樣的人,天國是他們的。 三、第二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4節) 這哀慟不是普通的悲哀憂愁,乃是對所愛的人死亡時,那種絕望的悲慟。雅各以為約瑟死時的哀慟就是用這字。當一個人在神的光中,不僅看見自己的過失、罪行,更看見自己完全墮落、可怕的罪性,對自己產生絕望與極度憂傷,這就是這裡的哀慟。這樣的人因信靠主,將得赦免的安慰。 四、第三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5節) 溫柔不是懦弱,沒有骨氣;溫柔是一股強有力的品德的力量,這力量使一個人經得起無情的碰撞、厲害的打擊,也使一個人能把本性、衝動、怒氣控制得美好。這力量與品德是從神那來,這樣的人在各方面必能有豐富的收獲。舌頭是柔弱的,牙齒是堅硬的;但老人的牙齒掉光時,舌頭仍然健在。 五、第四福──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必得飽足(6節) 你靈飢渴嗎?你心飢渴時羨慕什麼?你用什麼來滿足你的飢渴?這福乃指凡渴望神所有義者,必得真滿足。 六、第五福──憐恤人的有福了,因必蒙憐恤(7節) 這福乃指若一個人能凡事體恤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設想,別人也必如此對待他。 七、第六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必得見神(8節) 你清心嗎?你心是否受世界、物慾蒙蔽?若你清心,動機純正,心的光透亮,這人必能與神親密相交。 八 、第七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必稱為神兒子(9節) 耶穌來,使我們與神、與人和睦;因此我們若能使人和睦,必稱為神的兒子。你是製造和睦,或是製造不睦?
默想

回應

求主助我進入這些福氣中,也求主幫助那些所有為義受逼迫的人,領受第八福。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