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福音15:1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
-
馬太福音15:2
「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
馬太福音15:3
耶穌回答說:「你們為甚麼因着你們的遺傳犯 神的誡命呢?
-
馬太福音15:4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
馬太福音15:5
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
馬太福音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着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
-
馬太福音15:7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着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
-
馬太福音15:8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
馬太福音15:9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古人的遺傳與神的誡命
一、來見耶穌(1節)
這群法利賽人與文士長途跋涉,從遙遠的耶路撒冷來到加利利見耶穌,可惜他們不是渴慕耶穌,而是要責怪耶穌。盼望我們來到主面前都有善良、純全的動機。這些法利賽人與文士代表當時信仰僵化、看重遺傳過於神誡命的人。這樣的信仰、觀念與主耶穌純正的信仰產生衝突是遲早的事。這兩者之間不只意味個人觀點上的衝突,更是真理與邪理的衝突,因此兩者之間永遠找不到妥協的可能。ㄧ個存在,另一個非除滅不行。這也就是那些法利賽人至終喊著「釘死祂,釘死祂」的主要原因。
二、古人的遺傳與神的誡命(3節)
猶太教在神的誡命不斷增加了許多禮儀、辦法。慢慢他們把這些遺傳與神的誡命視為同等權威。更不幸的是他們漸漸視這些遺傳的權威過於神的誡命。最可悲的是,他們進而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6節)。這樣的過程,時間是漫長的,情況是複雜的,結果是可怕的。這過程的背後是人墮落肉體的傑作,也是魔鬼詭計的得逞。
舉一個例子來說,猶太人為了潔淨的誡命,便加上一套洗滌辦法,這辦法隨著時日越來越複雜。最先他們規定在早上起床時洗手,後來加上在吃祭肉時要洗手,接著又規定在餐前要洗手。他們在餐前預備好足夠灌滿一個半雞蛋壳的水。首先把水倒在手指正面、掌心向上的雙手上,必須流到手背,直至腕關節,從腕關節滴下來。因為這水已接觸過不潔的手變為不潔,如果這水再流回手指,手指就又成為不潔,因此洗手必須從頭來一次。嚴謹的法利賽人不但在餐前遵守這些儀節,甚至吃每道菜都要來一遍。
這就是他們不遠千里而來責備耶穌說,「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2節)的背景。我們要小心,不要為自己、別人、教會,加上很多的禮儀、吩咐,並以此代替、甚至廢掉神的誡命與真理。
三、供獻與孝敬父母
這是耶穌在本段中所提,猶太人藉遺傳廢神誡命的一個重要例子。這奉獻在馬可福音中叫各耳板(可七11),而各耳板具有兩種意義。
1.奉獻的各耳板:這是一個人要逃避父母在物質的求助的方法,即是把他所有金錢、財物獻給神,就可以逃避孝敬父母的責任。這是以人的遺傳廢誡命的例子。其實奉獻是神聖的,孝敬父母也是神聖的。
2.起誓的各耳板:乃指一個人若在激動、忿怒中起誓說,「我絕不會供應父母」。後來若良心發現,覺得應該供養,嚴格的文士會說,「不行,你起了誓,絕不可背誓。」這是以人錯誤的誓言廢神誡命的另一個可悲的例子。
四、嘴唇與內心(8節)
耶穌用這預言的例子,說明這種可悲的現象,聖經早有預言。你是否只在嘴唇上親近神,而內心卻遠離神?你禱告、唱詩、敬拜是只用嘴唇或出自內心?
默想
回應
求主使我尊重愛神愛人的誡命,過於人一切的吩咐與遺傳。
靈修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