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7 | 馬太福音二十一:18-二十一:32

禱讀: 22節

經文內容
  • 馬太福音21:18

    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

  • 馬太福音21:19

    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着甚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 馬太福音21:20

    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

  • 馬太福音21:21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也必成就。

  • 馬太福音21:22

    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着。」

  • 馬太福音21:23

    耶穌進了殿,正教訓人的時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他說:「你仗着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

  • 馬太福音21:24

    耶穌回答說:「我也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若告訴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着甚麼權柄做這些事。

  • 馬太福音21:25

    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裏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他們彼此商議說:「我們若說『從天上來』,他必對我們說:『這樣,你們為甚麼不信他呢?』

  • 馬太福音21:26

    若說『從人間來』,我們又怕百姓,因為他們都以約翰為先知。」

  • 馬太福音21:27

    於是回答耶穌說:「我們不知道。」耶穌說:「我也不告訴你們我仗着甚麼權柄做這些事。」

  • 馬太福音21:28

    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來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裏去做工。』

  • 馬太福音21:29

    他回答說:『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 馬太福音21:30

    又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說:『父啊,我去』,他卻不去。

  • 馬太福音21:31

    你們想,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遵行父命呢?」他們說:「大兒子。」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 神的國。

  • 馬太福音21:32

    因為約翰遵着義路到你們這裏來,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他。你們看見了,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

空有枝葉

一、兩種飢餓(18節) 耶穌是道成肉身,祂有完全的人性。在人性祂會飢會渴,祂需要吃,需要喝,需要住。但在祂的神性中,絕不是肉身的吃、喝、住能滿足祂。在雅各井旁,祂渴了,祂向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約四7)。其實祂「渴望」一個靈魂得救超過祂肉身的「飢渴」。撒馬利亞婦人悔改了,祂肉身沒吃沒喝,但祂飽足了(約四32)。在本段中耶穌餓了,祂找果子吃。其實祂更真實的餓、更真實的找,是在你我身上得到果子,使祂飽足。第17節中,祂要住,祂出耶路撒冷城去住伯大尼。耶路撒冷豈沒有祂肉身更好的住宿之處?但祂不只肉身要住宿,祂心靈更要安息。在伯大尼祂找到身、心、靈安息之處。只有主能滿足你的需要,也只有你能滿足祂的需要。 二、兩種無花果樹 1.有果的無花果樹:無花果樹與葡萄樹是聖經中,也是巴勒斯丁最有名的果樹。無花果的特點就是每片葉子都會結果子,所以若長滿了葉子,也必長滿了果實。 2.空有枝葉的無花果樹(19節):可惜耶穌見到這棵樹,滿了枝葉,卻沒有果子。耶穌藉這事實,主要是責備當時的猶太人,空有宗教的儀式、節期、外表,卻毫無信仰的果實。其實在現在的教會中,豈不也是充滿空有枝葉的信徒嗎?在你我身上,豈不也常空有枝葉? 三、雙重的教訓 主藉一件事,給我們雙重重要的教訓。 1.信心的教訓:主在此要我們學習的信心,主要不是生命、生活的信心,乃是工作、禱告的信心,特別是面對極大艱難的信心,也就是移山的信心。你是否遭遇極大的艱難或極大的挑戰?你可以禱告、祈求,甚至可以在信心中「吩咐」與「命令」(21節)。「只要」信,不要疑惑,你就能經歷移山的信心(22節)。 2.審判的教訓: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是被主咒詛的,正如不結果子的葡萄枝被剪去(約十五2)一樣。主一再給我們機會,給我們栽培、鬆土、施肥,我們若老是不結果子,神的審判一定會像這棵無花果樹一樣(19節)。 四、雙向問題 耶穌騎驢進京,嚴厲對付聖殿不法的事。給無花果樹可怕的咒詛。這些事都是極不平凡的事。祭司長及長老得悉這些深刻的教訓,不虛心反省,反想利用機會要抓耶穌的把柄,對付耶穌。他們問耶穌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是誰給祂權柄?這種「問題」很有「問題」。耶穌極有智慧把這種進退兩難的問題送還給他們。祂反問約翰的洗禮是天上來或是人間來的。這些看重安全過於真理的人,他們回答的原則不是「什麼話是對的?」而是「什麼話最安全?」面對安全,他們只有選擇裝作無知的說:「我們不知道」(27節)。 五、兩個兒子(28〜32節) 耶穌以此比喻厲害的責備他們連稅吏和娼妓都不如。稅吏與娼妓這樣的「大」罪人,因悔改蒙恩得進神的葡萄園作工,但他們像「小兒子」嘴唇順服神,實際上卻違背神的命令及自己的應許。你像大兒子或小兒子?
默想

回應

主,我願你在我身上得飽足、得安息。

靈修搜尋

b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