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今年適逢母堂台北靈糧堂六十週年堂慶,而萬華靈糧福音中心也於8月5日屆滿七週年,數算神恩典中,格外充滿喜樂與敬畏。感謝主,萬華靈糧福音中心得以在這七年中,與母堂緊緊相連,有同一異象和腳步,在牧養上成為一體,但同時卻也能夠展現若干因應地區需要的特色,發揮在地化的影響力。 2007年8月5日開堂禮拜 2007年台北靈糧堂差派謝明宏牧師到萬華開拓,在這屬於北市西區淡水河岸邊、台北城最早開發的起源之地建立教…
2006年香柏牧區小組長按立 香柏區開始於徐劉玉棠姊妹的禱告,二十多年前,她看到教會中許多退休長者沒有參與服事,於是在聖靈的感動與帶領下發起一個在她家中的年長者禱告事工,邀請許多退休的長輩參加,神喜悅她的服事,興起一群有禱告負擔的年長者到她家中,一同為國家、社會、教會守望禱告。由於人數不斷的增加,於是在教會中成立了「撒母耳團契」,異象是用禱告托住教會事工、祝福國家社會。團契歷經夏張建國師母、周莊碧…
回想1989年夏天神學院畢業後,因著清楚神的帶領和台北靈糧堂執事會的接納,我們進入了教會的傳道同工團隊。當時大女兒未滿兩歲,小兒子尚未出生。初為全職傳道人又在完全陌生的事奉環境中,心中難免忐忑不安。感謝主,周神助牧師給予我們極大的空間來學習和成長,也有夏忠堅牧師的遮蓋、關懷和指導,我們漸漸適應同工團隊的步調和氛圍。 記得剛開始參與的服事是關懷中心(關心新人和沒有參加團契的會友),幾個月後周牧師和夏…
一、從起源看靈糧堂領受的恩膏 1.講台的恩膏 「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4~5) 1942年趙世光牧師領受神的異象建立了上海靈糧堂,他是一位傑出的佈道家,當時中國的教會流行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聽道要聽趙世光」。1949年後,趙世光牧師受邀來台佈道,1954年台北靈糧堂成立,講台事奉由寇世遠弟兄(這是當…
徐劉玉棠執事(徐媽媽)的生命和事奉實在是我們的好榜樣! 早年在上海,聖樂引導她走進教會認識耶穌,但不久便離開教會。遷居到香港,丈夫事業如日中天,聖靈親自造訪引導,她再度走進教會,成為趙世光牧師的同工,租下娛樂戲院作主日崇拜,建立九龍靈糧堂。輾轉到日本,雖一貧如洗仍然傳福音,從家庭禮拜起步到教會建堂,是現在東京國際教會的前身。定居在台北,多年忠心為台北靈糧堂經歷聖靈禱告。靈糧山莊建堂時,她這位變賣房…
一、感恩的祭,雲彩的見證 慶賀教會60週年,首先獻上感恩的祭,聽到許多一線學院生的見證,就滿心感謝歸榮耀給神,許多人過去膽怯自卑、不知如何服事,但因著一線學院的裝備,更加明白真理,穩定靈修生活,生命經歷更新,家庭更加和樂。開始勇敢服事:領敬拜、禱告服事、傳福音、發揮職場的影響力、關懷探訪,甚至主日講道,開拓福音中心(歡迎上網看見證llcgrassroots.net)。藉著一線領袖學院,神正在興起基…
巴拿巴宣教學院於2007年開始籌備,有兩個主要的目的:1.訓練並挑旺有心志在跨文化宣教上的弟兄姊妹;2.與眾教會合作,鼓勵教會差派並支持在教會中,有呼召在跨文化宣教上的弟兄姊妹。 巴拿巴宣教學院是在這樣的信念下應運而生,並且這樣的信念也在基督徒中發生極大的轉變。當我們使用「宣教士」一詞,曾帶出兩個問題:一、有些人認為「宣教」是做本地事工,無須對其他國家有任何責任。而巴拿巴宣教學院正挑戰這樣的觀點。…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兄弟中一個最小的身上, 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31) 2014年志工大會團隊宣誓 幾年前,一位剛來台灣四個月、身上懷有七個月身孕的印尼新娘「×妮」,面臨丈夫被高壓電電擊過世的悲傷辛苦的在台灣生活。透過大安婦女(以下簡稱)社工員的介紹,「×妮」來到「臺北市大安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接受服務。後來,又轉介到教會擔任廚師助理。在廚房的工作,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五…
「生命培訓學院裡最奇特的景象,就是阿伯與帥哥、阿姨與酷妹坐在一起上課;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背景,也將往不同的方向而去。相同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大家都來找尋人生的方向,調整生命的角度,聆聽上帝的差遣,預備再一次出發。這就是生命培訓學院的特色。」喬美倫老師曾如此分享道。 簡史 回顧過去,生命培訓學院(簡稱生培)的前身──事奉學院(簡稱MTS),早期看重為主當兵就是一年事工的服事;但漸漸發現服事技巧提升,生命…